-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声学-复习资料.ppt
建筑声环境 Architectural Acoustics ;本篇知识构架;第1章 建筑声学基本知识;声波的绕射
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或者一块有小孔的障板时,将发生绕射;声波的散射
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起伏尺寸与波长接近或更小时,将使声能散播在空间中,称为散射,或衍射。;声压级
基准声压P0 :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压2x10-5 Pa,规定为0 dB,以此为参考定义声压级。
声压级
人耳听阈声压和痛阈声压用声压级表示,对应 0 dB和120 dB
声压变化10倍,相当于声压级变化20 dB;声压变化100倍,相当于声压级变化40 dB;……;;声级的叠加;响度级:表示声音的强弱。
以1000Hz的纯音作为标准音,它在不同声压级条件下响度不同,将待测纯音与他比较,二者听起来同样响时,该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值就定义为待测声音的“响度级”,单位是”方”(phon)。
;声压级和响度级是不一样的。
声压级是客观物理量,是无量纲量,单位为分贝(dB)。响度级是人们对声音的响度感觉,取决于声音的频率及强度,是主观物理量。表示人们响度级感觉的量称为“方”,其数值与等响曲线上1000Hz纯音的dB数相同。 ;测量声音响度级使用的仪器为“声级计”,读数称为“声级”,单位dB(分贝)
声级计为模拟人耳听觉特征而设计,其中设有A、B、C三个计权网络,分别模拟人耳对40方、70方及 85方以上 纯音的反应而得到。有些还有D声级,用于测量航空噪声。
用声级计的不同计权方式测得的声级即为 A声级、B声级、C声级,分别计作dB(A)、dB(B)和dB(C)。
通常人耳对不太强的声音的感觉特性与40方等响曲线很接近,因此A声级应用最广泛。常用A声级作为评价噪声的主要指标。;声源的指向性
当声源尺度声波波长时,声能的辐射是各向均匀的,可视为无方向性的点声源;
当声源尺度与波长相差不多或更大时,为非点声源,且具有指向性。
声源尺度比波长大的越多,指向性越强。
频率越高,指向性越强,直达声声能越集中于声源辐射轴附近。;人的主观听觉特性
哈斯(Hass)效应——时差效应
哈斯效应反映在人耳听觉特性的两个方面:
1 听觉暂留
若到达人耳的两个声???时间间隔小于50ms,则人感觉不到声音是断续的
声源在室内发声,人耳首先接收直接来自声源的直达声,然后陆续听到各界面反射的一系列延迟的反射声。根据听觉暂留特性,直达声到达后50ms以内到达的反射声在听觉上有加强直达声的作用,而超过50ms后到达的较强的反射声会被人耳分辨出来,产生“回声”现象。剧场声学设计中回声是一种严重的声学缺陷。
2 声像定位;第2章 室内声学原理;混响:指当室内声场达到稳态,声源停止发声后,在声场中还存在着来自各个界面的迟到的反射声形成的声音“残留”现象。这种残留现象的长短以混响时间来表征。
混响时间:声源停止发声,声能密度从稳态声能密度衰减60dB所需的时间。记作T60或者RT,单位是秒(s)
是音质设计中能定量估算的重要评价指标;;当房间容积越大,界面吸声量越小时,每次反射经过的路程就越长,声音衰变就越慢,混响时间越长;
赛宾公式应用于 的情况,否则将产生较大的误差;;2. 依林公式;赛宾公式和依林公式只考虑了室内表面吸收作用,对于频率较高的声音(一般为2000Hz以上),当房间较大时,传播过程中,空气也将产生很大的吸收。
考虑了室内表面和空气的吸收作用(尤其对高频声);习题;附表;室内声压级计算与混响半径;Q是指向因数,当无指向性声源在完整的自由空间时,Q=1;如果无指向性声源是贴在墙面或顶棚面(半个自由空间)时,以及在室内两面角(1/4自由空间)或三面角( 1/8自由空间)时,Q的具体数值如下:;2. 混响半径
根据上面的公式,室内的声能密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直达声,相当于 表述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扩散声(包括第一次及以后的反射声),即 表述的部分。
在离声源较近处,直达声占主要成分,直达声大于扩散声,即 ;随着距离的增加,扩散声的作用逐渐加强;更远处,扩散声将起主要作用,此时, 。
在直达声的声能密度与扩散的声能密度相等处,离开声源的距离称作“混响半径”,也称“临界半径”。它是区分直达声与扩散声哪个起主要作用的分界点。;房间常数R越大,则室内吸声量越大,混响半径越长;R越小,混响半径越短;
在室内,若接收点在混响半径r0之内,接收的主要是直达声,这时进行吸声处理对声场特性没有明显效果;只有当接收点在r0之外时,改变室内吸声量才会有明显意义;
对于听者,当距声源距离小于r0时,直达声作用大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