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风光(横圳)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概要.doc

河源市风光(横圳)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概要.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源市风光(横圳)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概要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如下: (1)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2)本工程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合同范围、工作内容和工程量、工期要求、施工条件、技术条款及招标图纸; (3)现场踏勘及标前所掌握的情况; (4)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执行的施工技术规程、规范及技术要求; (5)根据我公司施工队伍现有技术水平、机械设备情况及我公司近年来施工过水电站项目积累的施工经验等。 1.2 编制原则 (1)、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组织连续均衡生产和工序衔接,做到紧张有序,确保工程质量,尽量缩短工期。 (2)、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机械化、标准化施工作业水平。 (3)、 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规程,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做到文明施工。 (4)、积极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不断优化施工方案。 (5)、 推广增产节约,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6)、施工中重视环境保护,施工作业各项措施满足国家、地方所制订的法律、法规和招标人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条例,同时满足我公司制定的现场管理规定、文明施工细则等企业文件,以此为依据编制相应的保证措施。 第二章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河源市风光(横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源~惠州河段,枢纽工程位于新丰江与东江交汇处下游的河源高新技术开发区坑渡口处,上距河源市区约11.3km,下距紫金县古竹镇约18.6km,坝址控制集水面积16304km2。本工程的任务是以发电和承担新丰江水库反调节为主,兼顾航运和改善水环境。水库正常蓄水位为34.2km,相应水库库容为4400万m3,电站最大水头5.82m,最小水头2.00m,平均水头4.52m,电站装机容量为24900kw。年发电量为15193万Kw/h。本工程为II等大(2)型工程,其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枢纽建筑物主要由连接土坝、河床式发电厂房、船闸及泄洪闸坝段组成。 2.2地形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 2.2.1工程地质 地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层(Q4ml)、冲积粉质粘土层(Q4a1~d1)冲积中粗砂层(Q4a1~d1)、冲积砂砾石层(Q4a1~d1)、残积粉质粘土层(Q4e1)、白垩系上统砾石层K2a。人工填土层(Q4ml)分布于右岸个别部位,由附近山坡以搬运填筑而成,褐红色,含有少量未完全风化的砾石,多为含砂粉质粘土,呈稍密状态。 冲积粉粘土层(Q4a1~d1)两岸均有分布,含少量砾石,局部砂性重,土质均一,量可塑性状态,层厚1.00~13.5m;冲积中粗砂层(Q4a1~d1)主要分布在河床部位,呈浅黄色,含少量砾石,分选性差,岩性以石英和砂岩为主,局部夹有粘性透镜体,层厚1.80m~5.25m,呈稍密状态。 冲积粉质粘土层(Q4e1)仅存在个别部位,厚度2.00m~9.30m,呈紫红色,由原风化残积而成,呈可塑~硬塑状态。 白垩系上统砂砾层K2a根据风化强度不同可分为全风化带、强风化带、弱(中)风化砂砾岩和微风化带等亚层。全风化带为泥质砂砾岩,多呈土状,但层间有未完全风化的岩石存在,一般岩芯丰碎,取芯因难,仅在个别孔中可见;强风化砂砾石强度较低,岩芯破碎,多呈短柱状;弱(中)风化砂砾岩,岩石较为坚硬、岩芯多呈长柱状;微风化砂砾岩,岩石新鲜坚硬,岩芯取用率多在95%。 2.2.2水文气象 东江流域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具有高温多雨湿润复季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冬季为大陆气候,夏季为海洋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节。降雨以南北冷暖气团交绥的锋面雨为主,多发生在4~6月份。其次是台风雨,多发生在7~9月份。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冬春干旱,夏秋洪涝。4~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80%以上,降水面上分布一般是西南多,东北少。以河源站为代表的气象特征性如下: (1)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21.2℃,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3.8℃。 (2)降水量 多年平均降水量1912mm,最大年降水量2735.2mm(1959年),最小年降水量970.2mm(1963年)。 (3)湿度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 (4)蒸发量 多年平均蒸发量1275.7mm,最大蒸发量1503.7mm,最小蒸发量1140.5mm。 (5)风向、风速 多年平均风速1.4m/s,最在风速17.7m/s。春夏多吹东南风,秋冬多吹西北风。 2.3对外交通条件 本工程位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临江镇境内,距河源市城区约11.3km,距广州市160km。有水泥公道通往河源市区与主要交通干线相连。此外,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通过工程所在地,再加上东江为本省主要通航河道之一。因此,本工程对外交通条件非常方便。 第三章 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说明 3.1、施工总体目标 根据本工程的招标文件及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本标段工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