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专题复习2
实验专题复习 (第2课时:探究型实验和观察型实验的复习) 【学习目标】 中考不会全面考查探究的七个全过程,探究内容可以是探究过程中的某一要素或几个要素,如提出问题、方案设计或总结规律等,即从某一个到几个角度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试题考查不同的要素,使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在不同的实验题中涉及到方可达到复习效果的. 【课堂重点】 〖学习过程〗 探究型实验的复习应以典型探究性实验为例,从科学探究要素出发,培养学生如何猜想、设计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等. 例1.如图1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a、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b、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但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1)你猜想______是主要原因(填a” 或b”);(2)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图18所示,同学们在交流中提出甲、乙两个探究思路,请对这两个探究思路进行评估。 (2)请设计一份记录该实验数据的表格. 说明:本题考察了科学探究中的评估这一环节和设计收集数据的表格。 例6.小芳在做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猜想金属棒在磁场中运 动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与磁场的方向有关,也可能与金属棒的运动方向有关。 她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22. ①使金属棒向右运动,看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 ②把磁铁南、北极上下对调,金属棒变为向左运动, 看到电流表指针仍向左偏.根据以上现象,小芳得出感应 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棒的运动方向无关的结论. 你认为小芳的结论正确吗?若认为正确请说明现由. 若有错,分析小芳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 说明:本题考察了科学探究中的对实验进行评估与交流这一环节。 观察型实验的复习 例7.将小电动机与小灯泡按如图19所示的电路连接,在小电动机转轴上绕线,然后用力拉线,使电动机转动。在电动机转动过程中,小灯饱发光,该现象中①电产生了磁,使电动机转动 ②磁产生了电,使小灯泡发光 ③电动机是电源 ④转速越快,灯饱越亮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例8.小明为了研究液体的扩散现象,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如图所示,是小明观察到的溶液在“实验开始时”、“静放10日后”、“静放30日后”所呈现的现象,其中 (选填标号)图是表示溶液静放30日后的实验现象。扩散现象说明 孙晓同学在家中利用身边的物品探究浮力有关因素时,他把木块压入水中后松开手,发现木块又浮了上来,由此他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请你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石块、线、水设计一个探究方案来验证或否定他的结论。 (1)提出问题: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 (2)猜想或假设:(3)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说出你的实验设想):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cm) 像距v ′(cm) 像的大小 10 1 49 14 35 放大 35 14 缩小 2 45 15 30 放大 30 15 缩小 3 40 20 20 等大 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 4 35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15 5 80 20 60 放大 60 20 缩小 6 64 24 40 放大 40 24 缩小 7 60 30 30 等大 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 8 55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pdf VIP
- DB13(J)_T180-2015: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与设备设计规程.pdf VIP
- 招标委员会管理制度.pdf VIP
- 幼儿园课件:头儿肩膀膝盖脚_音乐_小班_课件(基础版).pptx
- NT3.831.006W YJG1480 消防电话 使用说明书.doc VIP
- 部编版语文写字表六年级上册字帖.pdf VIP
- 南阳防爆电机使用说明书.doc VIP
-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pptx
- 跨境电商平台市场份额2025(跨境电商平台市场份额2025必威体育精装版).docx VIP
- 江苏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定额.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