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能源环境学第五、六章.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能源环境学第五、六章

第五章 环境 第一节 环境概述 一、环境的基本类型 环境:环境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主体不同,所指的环境也不同。两种体系: 人类生存环境: 以人类为主体,其他生命物体和非生命物体为环境 ——环境科学 生态环境: 以生命物体为主体,非生命物体为环境 ——生态学 人类生存环境分为: (一)自然环境 人类社会以外的自然界 非人类创造的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环境 所谓自然:非人类所创造 (二)社会环境 人类创造或改造了的自然物质、物质生产系统、积累的文化等所组成的环境体系 即人工环境 社会环境又有物质体系和精神体系 物质体系: 家庭、村落、居住区、城市、工矿区、农田、基础设施、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机构、文化设施等 精神体系: 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法律、社会意识、社会文化、社团组织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指出: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可见,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指: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物质体系 二、环境要素 构成环境的基本组分,它们各自独立,性质不同,而又服从环境整体的演化规律 有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主要指自然环境要素 五大环境要素: 水系:水圈 大气——大气层:大气圈 士壤、草地、林地、岩石:岩石圈或土壤圈. 生物群体:生物圈 太阳光:能量 环境要素的特点: 1、最小限制律 环境质量由处于“最劣状态”的那个环境要素来限制,而不能用其余处于优良状态的环境要素去弥补、去替代 2、等值性 每一个环境要素对环境质量的限制作用是相同的 3、环境的整体效应大于各个环境要素的效应之和 4、所有环境要素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 例如: 岩石圈——大气 岩石圈和大气圈——水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 各个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是通过能量流的传递或转换来实现的 能量形式的转换又影响到整体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三、环境问题 环境中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原生或第一环境问题: 自然灾害 次生或第二环境问题: 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 人为环境问题常分两类: 一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超出环境承受能力,使生态环境恶化或自然资源趋向枯竭 二是人口激增、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 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 (一)环境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经历了四个阶段: 1、环境问题的萌芽阶段(工业革命之前) 18 世纪以前的较长时期 主要方式:利用环境(资源) 主要问题:人口的自然增长及盲目的采伐和捕猎 2、环境问题的发展与恶化阶段(工业革命至20世纪50年代) 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大规模地改变了环境结构,产生了新的环境问题,且日趋恶化 如: 1873.12、1880.1、1882.2、1891.12、1892.2,英国伦敦发生多次可怕的毒烟雾事件 1930.12,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13个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几千人发病,60人死亡 19世纪后期,日本足尾铜矿区排出的废水污染了大片农田 3、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如: 1952.12,伦敦烟雾事件 1953~1956,日本水俣(市)病事件 1961,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1931~1972,富山(县)骨痛病事件等 1972.6,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里程碑 4、环境问题的第二次高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三大特点: 全球性的大气污染 如: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 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破坏 如:大面积森林被毁、草场退化、土壤侵蚀和沙漠化 严重环境污染事件多发 如:1986.12,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 受害面积达40km2,死亡人数在0.6~1.0万人,受害人数在10~20万人) 1986.4,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 1986.11,莱茵河污染事件等 中国: 大量水体(淮河、太湖等)污染; 水土流失加剧; 黄河断流,长江泥沙量激增; 土地荒漠化等 (二)环境问题的实质 对环境的价值认识不足,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主要问题:人口、资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1992.6: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 中国在大会后,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不同时期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能源消耗比较少的时期 二氧化硫为主 随着能源消耗量增大 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 一氧化碳CO、颗粒物 受到重视 前期,主要是地域环境问题 目前,又重视起地球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