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第四煤粉炉炉膛与燃烧设备 恢复.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第四煤粉炉炉膛与燃烧设备 恢复

控制部分 直流电源柜 火焰监视器 火焰探头 等离子燃烧器 高压空气 冷却水回水 冷却水给水 等离子发生器 隔离变压器 * 隔离变压器-原边电压:380VAC;付边电压:365VAC 直流电源柜-提供等离子发生器所需的直流电; 冷却水-冷却等离子发生器阳极、阴极等部件; 高压空气-提供等离子发生器产生等离子体所需介质; 火检探头及火焰电视-监视等离子燃烧器的燃烧状况 控制部分-通过触摸屏或DCS操作。 * WR 燃 烧 器 一次风喷嘴设有周界风,可避免一次风喷口烧坏;由于周界风和一次风首先混合,还可调节一次风煤粉浓度,以适应煤种变化。 煤粉喷嘴出口处的波纹扩流锥,可在喷嘴出口形成一个稳定的回流区,将高温烟气不断回流到煤粉火炬的根部,以维持煤粉气流的稳着火。 煤粉气流通过管道弯头时,受离心力的作用分成浓淡两股,喷嘴中间的水平肋片将其保持到离开喷口以后的一段距离,形成煤粉浓淡偏差燃烧。 * 带旋风分离器的高浓度煤粉燃烧器 煤质变差,开大乏气调节挡板,抽出的乏气量增加,煤粉浓度随之增加,有利于煤粉气流的着火,燃烧 调节乏气量是适应煤种变化的一种手段 主燃烧器两侧有高速二次风气流同时喷入 50%的空气和80%以上的煤粉形成的高浓度煤粉气流从旋风分离器下部流出,然后垂直向下通过主燃烧器进入炉膛(一次风) 50%的空气和少量(约占10%~20%)煤粉组成的低浓度煤粉气流从旋风分离器上部的抽气管通过燃烧器乏气喷嘴送入炉膛(三次风) * W型火焰炉膛结构 燃尽室前后墙向外扩展构成炉顶拱,并布置燃烧器,煤粉气流和二次风从炉顶拱向下喷射,在燃烧室下部与三次风相遇后,再1800 转弯向上流经燃尽室炉膛,形成W形火焰。 W形火焰炉膛由下部的拱型着火炉膛(燃烧室)和上部的辐射炉膛(燃尽室)组成。前者的深度比后者约大80~120%。 * W型火焰燃烧方式的特点 炉膛内的火焰行程长,增加了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 空气沿着火焰行程逐步加入,易实现分级配风,分段燃烧 。可控制较低的过剩空气系数。 煤粉喷嘴出口处于燃烧中心 炉顶拱的辐射传热可提供部分着火热,同时可减少对燃尽室的放热 炉膛温度高 较低的NOx生成量 * W型火焰燃烧方式的特点 适用于无烟煤等低挥发分煤的燃烧 有良好的负荷调节性能 负荷变化时,下部着火炉膛火焰中心温度变化不大 烟气中的飞灰含量少 火焰在下部着火炉膛底部转弯180°向上流动时,可使烟气中部分飞灰分离出来 * N0X、S0X的控制技术 主要有煤炭脱硫、燃烧过程脱硫和烟气脱硫 对于电站锅炉设备,炉内喷钙脱硫是一种较简便的方法 硫的脱除技术 主要有分级燃烧,再燃烧法,浓淡偏差燃烧,低氧燃烧和烟气再循环等 低NOx的燃烧技术 温度 燃烧过程中,温度越高,生成的NOx量越大 过剩空气系数 ? =1.1~1.2范围内,NOx的生成量最大,偏离这个范围NOx的生成量明显减少 燃煤性质 燃煤中的含N 量越高,燃烧过程中转化为NOx也就越多 影响NOx生成的主要因素 * 分级(空气)燃烧 总的NOx生成量降低 第二级 以二次风形式送入剩余空气,使燃料在空气过剩区域燃尽,空气量虽多,但火焰温度较低,生成的NOx也较少 第一级 送入理论空气量的80%左右,使燃料在缺氧、富燃条件下燃烧 ,燃烧速度和炉膛温度降低,抑制了Nox 的生成 空气分级燃烧 将燃烧所需的空气分两阶段从燃烧器送入 * 再燃烧法(燃料分级燃烧) 燃尽区 送入二次风(顶部燃尽风),保证燃料燃尽(??1) 再燃烧区(第二燃烧区) 其余(15~20)%的燃料以再燃燃料(二次燃料)的形式被喷入,形成富燃料(??1) 、还原性气氛。燃烧生成碳氢化合物基团,并与一次燃烧区内生成的NOX 反应, NOX 被还原为N2 一次燃烧区(主燃烧区) (80~85)%的燃料以正常过剩空气系数(??1)配置空气进行燃烧,为氧化性或稍还原性气氛 炉内燃烧分成三个区域 * 炉内喷钙脱硫 存在的主要问题 烟气中含灰量增加,导致受热面沾污、结渣与磨损加重;灰中的钙与酸液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CaSO4,造成空预器堵塞 从一次风或三次风喷口送入,脱硫剂在炉内停留的时间较长,有充分的反应时间,但炉内高温区会使部分已形成的CaSO4分解 从炉膛出口附近送入,温度较适合CaO与SO2反应,生成的CaSO4也不会被分解,但反应时间较短,可导致反应减缓或终止 炉内脱硫剂送入方式 炉内脱硫剂送入位置 炉内温度为950?1200℃范围处,避免CaSO4在高温下分解 炉内钙基脱硫剂—石灰石(CaCO3) 石灰石进入炉膛后,受热分解的CaO和CO2,CaO与炉内SO2 反应形成固体CaSO4,经除尘器脱除 油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