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第3章 电路仿真测试
(2) 在“元件”列表窗口内,找出并单击SUBV(电压差)函数。 (3) 单击“Place”按钮,将SUBV元件拖到原理图编辑区内,同时按下Tab键,进入元件属性设置窗口,设置仿真参数(对于SUBV函数来说,只需指定序号,如M1、M2等)。 (4) 用导线(或标号)分别将V1、V2端连接到需要做减法运算的节点上,并在输出端放置网络标号,如VCE等即可,如3-55所示。 图3-55 通过SUBV函数求任意两点的电位差 (5) 在仿真设置窗口内,指定仿真方式、仿真参数(这里可选择工作点仿真方式和瞬态仿真方式)、观察对象,并运行仿真操作,结果如图3-56所示。 图3-34 输出阻抗求解电路及结果 (a) 求输出阻抗电路;(b) 输出阻抗曲线 3.3.6 温度扫描分析(Temperature Sweep Analysis) 温度扫描分析就是模拟环境温度变化时电路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因此温度扫描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仿真方式。 在瞬态分析、直流传输特性分析、交流小信号分析时,启用温度扫描分析即可获得电路中有关性能指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图3-42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 温度扫描分析应用举例:分析环境温度对如图3-42所示的基本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影响。 图3-43 温度扫描参数设置窗口 图3-44 输出电压Vout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直流扫描分析(DC Sweep)方法是在指定范围内,输入信号源电压变化时,进行一系列的工作点分析以获得直流传输特性曲线; 常用于获取运算放大器、TTL、CMOS等电路的直流传输特性曲线,以确定输入信号的最大范围和噪声容限。“直流扫描分析”也常用于获取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曲线。 但直流扫描分析不适用于获取阻容耦合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3.3.7 直流扫描分析(DC Sweep Analysis) 图3-35 直流扫描分析参数设置 图3-36 运算放大器 图3-37 直流扫描分析设置窗 图3-38 直流传输特性曲线 图3-39 由74LS00组成的与非门电路 图3-40 74LS门电路的直流传输特性曲线 3.5 仿真综合应用举例 3.5.1 数字电路仿真实例 对如图3-47(a)所示的电路进行参数扫描分析,即可直观地了解到74LS系列TTL门电路输出高电平的负载能力,结果如图3-47(b)所示。 图3-47 74LS系列集成电路高电平负载能力 (a) 输出高电平测试电路;(b) 输出高电平随负载电阻的变化 图3-47 74LS系列集成电路高电平负载能力 (a) 输出高电平测试电路;(b) 输出高电平随负载电阻的变化 操作过程如下: (1) 在原理图编辑窗口内编辑原理图,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TTL数字电路隐藏的电源引脚标号为VCC,且仿真程序默认的TTL电源为+5 V,因此可以不用绘制电源供电电路,也就是说可以不用放置V3和电源符号VCC。? (2) 单击主工具栏内的“仿真设置”工具或执行“Simulate”菜单下的“Setup…”命令,在如图3-12所示的仿真方式设置窗口内,分别单击“Transient/ Fourier Analysis”、 “Parameter Sweep”标签,参数扫描分析参数(对RL进行扫描,起始值为100,终了值为5 kΩ,增量为500),然后运行仿真操作,即可得到如图3-47(b)所示的结果,可见负载越重,输出高电平电压越小。 图3-48 74LS系列TTL电路输出低电平负载 能力测试电路 图3-49 74LS系列TTL电路输出低电平负载能力 3.5.2 模拟、数字混合电路仿真分析实例 图3-50是单片机系统常用的复位、掉电信号生成电路,分析上电、掉电期间复位信号以及掉电信号波形是否满足要求。 图3-50 MCS-51单片机系统常用的掉电、复位电路 下面通过瞬态仿真分析检查各点波形时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操作过程如下: (1) 编辑原理图,放置激励源。用分段线性激励VPWL模拟上电、掉电波形,V1激励源参数为:0 0.0 2 m 5.0 10 m 5.0 11 m 0.0 30 m 0.0 32 m 5.0,即上电时间为2 ms,电源由正常值5.0 V下降到0 V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