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服装的面料再设计及风格变换许岩桂.doc

丝绸服装的面料再设计及风格变换许岩桂.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丝绸服装的面料再设计及风格变换_许岩桂 2007年第5期 国外丝绸   33 丝绸服装的面料再设计及风格变换 许岩桂 (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南通 226007) 摘 要:21世纪,丝绸服装仅仅从款式造型上变化已无法满足人们体现个性的需求,服装设计趋势将是以材质为构思创作源,比拼材料的创意设计,通过材料来表现其设计特色。研究并掌握丝绸服装材料的种类、性能、质感,通过材料的再设计来体现服装的个性,使丝绸服装设计向多样化风格转变。关键词:丝绸;设计;肌理;风格   丝绸,这里是指以蚕丝为原料织成的面料,包括桑蚕丝织物与柞蚕丝织物等,具有柔软滑爽、光泽明亮、手感细腻柔软等特点,属高档轻薄柔软型面料。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制丝的国家,早在公元6世纪中叶以前,中国的丝织物便通过“丝绸之路”对欧洲文明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直到现在,由于丝绸能充分表现高贵优雅的气质,常用于高级女装和晚礼服的设计中[1]。如今,丝绸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同其他服装材料一样,丝绸服装仅仅从款式造型上变化已无法满足人们体现个性的需求,设计师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服装面料,通过对面料的再设计来体现丝绸服装的设计,丝绸服装的审美要求也发展到对面料的再创造能力的评判。 料;浪漫风格的服装可根据款式造型,选择丝绸、蕾丝、珠片、羽毛等一些轻薄、透明、柔软、有光泽的材料,进行层叠堆缝,强调面料处理的复杂及装饰性;前卫风格的服装可将丝绸与皮革、金属、塑料、玻璃、羽毛、贝壳及一些其他新型的高科技合成材料,进行组合搭配,通过对所选材料各种夸张手法的独特处理,创造出更能体现服装风格的表面肌理。1.2 应用型设计 根据现有的或市场上出现的新型面料,通过多种思维方式进行设计构思,在结合审美原则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材料设计出富于创意的新面料。近年来由于化学纤维的大量应用和产品定义方法的改变,现在被归为丝绸的除了以天然蚕丝为原料织成的真丝绸外,还包括具有类似于真丝风格的织物,其中化纤长丝纱的织物占有相当的比重[2]。先根据丝绸的不同原料特点进行面料肌理风格设计,如天然纤维的丝绸虽光泽柔和明亮,悬垂性、柔软性、吸湿性好,但易褶皱,耐光性差。在外观肌理设计上可采用物理或化学手法,如撕裂、烂花等;以粘胶丝、合纤长丝等原料织成的丝织物可通过肌理织纹、图案、塑形、磨洗等手段增加了面料的装饰效果,使原本平淡无奇的面料平添几分别致和意想不到的艺术魅力。此外,多种材料的组合也可增添随心以致的浪漫和情趣。丝绸属于柔软型面料,在将其与多种材料进行组合与再创造时,注意柔软与坚硬、透明与厚重、虚与实的组合。若材料简单就应注意款式的丰富变化;若再创造后的材料富有层次感,且复杂、立体等,就应与简单的款式相呼应,以突出材料的特1 丝绸面料再设计的一般方式和原则 服装材料的再设计就是通过对现有材料的观察和分析,利用现有材料的属性和风格特征,大胆设想,换位思考,并利用传统工艺和新技术,结合设计的审美原则对材料进行改造,从而达到材料创新的目的。其再设计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服装的款式造型进行面料的再设计,称为目的型设计。 另一种是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再创造,称为应用型设计。 1.1 目的型设计 先确定服装的主题、风格及造型,根据不同风格、不同造型进行面料的再创造。在一些古典或民族风格的服装设计中,可以对通过面料的表面装饰、   国外丝绸 2007年第5期34 1.3 设计原则 在对丝绸进行再设计和再创造过程中,应遵循与其他美学设计相类似的形式美法则,如对比与谐调、比例与分割、统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等。此外,由于服装的色彩也是由服装的材料来体现的,所以还应注意材料色彩的运用原则。不同的服装材料由于纤维及纱线内部结构、内部组织、表面肌理、厚薄、后处理等不同会对人的视觉产生不同的效果,即便是同一种颜色在同一种材料上由于纱线结构、织物组织等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在面料再造设计时不仅要会利用色相、明度、纯度、色彩面积、冷暖等变化手法,而且还应当考虑到同色不同材料及同材料不同颜色的色彩效应。 图2 桑蚕丝涂层面料 2 丝绸面料的外观肌理再设计 图3 桑蚕丝与不锈钢丝混织 2.1 自然化设计 强调丝绸表面的自然视觉感,不仅要通过织纹组织的变化和后整理,使丝绸产生新颖的蜂巢纹、席纹、仿浮雕烂花、轧花、绣花、静电植绒、发泡印花等效果,还要让同一品种出现不同的肌理,如利用粗纱与细纱、亚光与闪光、扁纱与圆纱、毛绒纱与光滑纱、密结构与疏结构等的交错,使丝绸显示多变的质感;在薄如蝉翼的欧根纱上,缝缀缎带盘成的涡状纹、圆点纹,造成透明与不透明的极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