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学中国人的道德精神
《周易》的成书 《汉书·艺文志》说:“《易》曰:‘宓戏(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効(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仪礼》与《周礼》不同,它不是讲行政制度,而是讲生活礼仪。《释名》说:“仪,宜也,得其事宜也。”这是说“仪”是指具体行事中非常得当的行为表现。 内容涉及七个方面:一、关于 成年礼;二、关于婚礼;三、关 于交往之礼;四、关于宴饮之礼; 五、关于射礼;六、关于丧礼; 七、关于祭祀之礼。 《礼记》的取名有对古礼“分疏而识”的意思。《说文》说:“记,疏也”。 有《大戴礼记》与《小戴礼记》之分,我们现在所说的《礼记》是《小戴礼记》。 《中庸》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中庸”,据朱熹子程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就是说:中庸是不偏不倚、不可更易的中正平常之道。 2、《孟子》:保民政治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孟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录。不同的是,孟子参与了《孟子》七篇的写作与编辑。据《史记》说,孟子名轲,邹人,受业子思之门人。曾游事齐宣王、梁惠王,因不能用,退而与其弟子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他是“王道论”者,要求统治者对百姓施行仁政,关心民生;在哲学上他是“性善论”者,认为辞让、羞恶、是非、恻隐之心是人生来具有的;在道德思想上他是“仁义论”者,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人应该守住这颗心,坚持这条路。 《孟子》书中最核心的还是他的“民贵”思想。 参考书目: 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6年版 江希张《新注四书白话解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夏传才《十三经讲座》,广西师大出版社06年版 谢 谢 学习《大学》值得注意的两点 : 第一、《大学》的目标是培养以天下苍生为怀包括帝王在内的圣贤,是要涤除每个受教育者身上那种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的小家子气与庸俗气,成就天下大材。 第二、在这种教育系统中,最关键的一环是“修身”,故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中庸:通向内圣之路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 《中庸》的总纲领 第二节 《论语》与《孟子》 从宋以来,学者们都认为要通《五经》,就须先读《论语》、《孟子》,因为这两部书蕴含着孔、孟对《五经》的理解和体会,比《五经》容易读,而且孔、孟二圣鲜活的形象都隐存在其中,可见圣贤气象。 朱熹引程子的话说:“先读《论》《孟》,次及诸经,然后看史,其序不可乱。” ——《朱子读书法》 《论语》可以说是孔子及与孔子有关的言行录。之所以叫“论语”,“论”有编次之意。 《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篡,故谓之《论语》。 1、《论语》:人格典范 孔子一生进行着三项活动:一是政治的,二是文化的,三是教育的。 我们从四方面认识孔子: 一、从孔子在时代文化中的角色看,他代表的是先进的文明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