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英语]10、土地荒漠化
第十章 土地荒漠化 一、土地荒漠化 二、土壤侵蚀流失 一、土地荒漠化 1、基本概念 2、土地荒漠化的基本特征 3、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 4、土地荒漠化的研究 5、土地荒漠化的防治与监测 1、基本概念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包括:土地沙化、石质化、盐渍化、土壤污染、土壤板结、林地退化、草场退化等。 土地沙漠化 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人为强度活动破坏脆弱生态平衡造成地表出现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 Sandy Desertification 2、土地荒漠化的基本特征 (1)自然背景 a.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也可出现,如我国南方红土的退化。其中以土地沙漠化为主和最严重。 b.第四纪沉积物丰富。 c.风力作用强烈。 2、土地荒漠化的基本特征 (2)面积 全球:约陆地总面积的30%,沙漠化土地约为8.77x108hm2 。 中国:土地荒漠化面积262.2万km2,占国土面积27.2%;沙化土地174万km2,占国土面积18.2%。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北方。 2、土地荒漠化的基本特征 (3)形成的基本条件 a.干旱少雨,风力大。 b.大量的松散堆积物。 c.植被覆盖低。 3、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 (1)成因(沙漠化) a.自然因素: (a).干旱多风:沙漠化主要发生: 风速大于5m/s 大风日多于20-80天 年降雨量小于200-500mm (b).土质疏松:第四纪松散的沉积物。 3、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 a.人为因素: (a).草原过度农垦 (b).草原过度放牧 (c).过度砍柴 (d).城市化破坏植被 (e).水资源利用不当 3、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 (2)危害(沙漠化) a.土壤肥力下降和生物生产力降低。沙漠化使耕作层内细物质损失10~30%,有机质、氮、磷、钾大量损失。 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箩,煮一锅。 3、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 b.侵吞土地:农田、牧场等。我国北方沙漠土地以1560km2/a扩展;塔里木盆地南部和北部以沙化土地10~20m/a和5~10m/a推进。 全国约有39254.7km2旱田,49234.7km2草场,2000km的铁路、公路受到沙漠化的威胁。 3、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 c.形成沙尘暴。2000年春天,北京有13次沙尘天气, 如1935年北美的“黑风暴”,吹走3亿吨物质。 沙尘暴:高度1000~2500m,严重达2500~3200m。 3、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 中国沙尘暴的四个中心和源区: (a)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阿拉善盟。 (b)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 (c)内蒙阴山北坡及浑善达克沙地。 (d)蒙陕宁长城沿线。 d.破坏房屋。降下数厘米至几十厘米的沙。 4、土地荒漠化的研究 (1)自然背景研究 a.气候特征研究:古气候,现代气候(气温、降雨量、风速),地表径流。 b.植被:植被类型,分布面积,覆盖度,高度。 4、土地荒漠化的研究 4、土地荒漠化的研究 c.地貌背景:地貌类型、规模、成因、演化历史等。 d.地质条件研究:第四纪沉积物类型、分布、岩性、厚度,构造运动的性质。地下水特征。 4、土地荒漠化的研究 (2)土地荒漠化现状调查 a.分布面积:采用遥感、GPS手段。 b.移动方向:采用遥感、实地观测。 c.移动速度:采用遥感、实地观测。 d.物源调查:分析成分、粒度。 e.影响因子:气候、地貌、植被地 质等。 5、土地荒漠化的防治与监测 (1)土地荒漠化防治 a.生物措施:防沙林带,封沙育草,造林固沙,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 如中国的三北防护林。 (1)土地荒漠化防治 b.农业耕作措施: (a)覆盖耕作 (b)粮草结合耕作 (c)调整农业结构,不同作物间作。 c.调整能源结构:改薪为煤、气。 d.水利措施:发展水利,增加土壤水分。 (1)土地荒漠化防治 e.工程固沙: (a)设置方格沙障。 (b)设置工程沙障。 (c)用碎石、黏土、炉渣等覆盖。 (d)化学固结。 (2)土地荒漠化监测 a.收集资料:气候、水文、植被、地貌、地质等资料。 b.建立数据库: c.编制各种动态图: d.预测未来变化: 二、土壤侵蚀 1、基本概念 2、土壤侵蚀现状与危害 3、土壤侵蚀研究 4、土壤侵蚀治理与监测 1、基本概念 也称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土壤流失量?1千吨/km2.a。 动力:水蚀、风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 1、基本概念 风蚀:由风力作用造成土壤流失,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水蚀:由流水侵蚀作用造成土壤流失,主要分布在长江等东部地区。 冻融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