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的辛酸.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字文化的辛酸

汉字文化的辛酸 上海电视大学 余东岭 一、甲骨文中的血泪史 1、王懿荣与甲骨文: 王懿荣(1845-1900),字正孺,号廉生,福山古现村人,我国著名的金石文字学家。 王懿荣6岁入家塾,15岁到京拜翰林院编修崔清如、礼部主事周孟伯等人为师。他聪颖勤奋,泛涉史书,有过目不忘之誉。 青年时对科举时文不感兴趣,“不屑章句帖括”,性“笃好旧椠本书古彝器碑牌图画之属”,尤潜心于金石文字之学。为搜求文物古籍。他先后到过山东、河北、陕西、河南、四川等地。“凡书籍字画,三代以来之铜器印章、泉货残石片瓦,无不珍藏面秘玩之,钩稽年代,补证经史,按先达所未闻,通前贤所未解,爬罗剔抉,每多创见。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王懿荣在北京任国子监祭洒。当时因害疟疾,吃中药治疗。中药中有一味药名“龙骨”。王懿柒发现“龙骨”上刻有刀痕,与铜器铭文很相似,他大感惊讶,立即断定是一种前所未见的古老的文字。并立即到药店拣出那些刻有文字的“龙骨”,以重价买回。 甲骨文字的发现 “居民于地得之,辇载衍粥,取价至靡,以其无用,鲜过问者。”后药店收购入药。固王懿荣的发现,使这种珍贵的古代文物免遭继续破坏,这是王懿荣的一大功绩。 王懿荣收藏甲骨达1000多片,后为刘铁恢云购去,成为第一部关于甲骨文的书《铁云藏龟》的基本素材。从此,甲骨文的研究便蔚成风气,使我国文字学、古史学研究都有了新的突破。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为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增添了罕见的瑰宝。 光绪二十六年(1900)8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王懿荣以一介文官被任命为京师团练大臣,召责保卫北京。8月13日,侵略军进攻东便门,王懿荣率领兵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败回私宅。8月15日上午,他对家里人说: “吾义不可苟生。”随即楷书绝命词一首:“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子止知其所止,此为近之。”书后吞金服药未即死,最后投井自尽。他的继室谢夫人和寡居的长媳张氏也相继投井而死。 2、刘鹗的冤屈 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淮安楚州)。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李光(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 古文字方面的文化成就 刘鹗出身官僚家庭,但不喜科场文字。他承袭家学,致力于数学、医学、水利、音乐、算学等实际学问,并纵览百家,喜欢收集书画碑帖、金石甲骨。其《铁云藏龟》一书,最早将甲骨卜辞公之于世,“甲骨四堂”中的二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刘鹗的影响。 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刘鹗向联军处购得太仓储粟,设平粜局以赈北京饥困。三十四年(1908)清廷以“私售仓粟”罪把他充军新疆,次年死于乌鲁木齐。 家藏甲骨文资料 甲骨名人的交往 他早年即与罗振玉结识于淮安,延罗为西席,之后更是结为儿女亲家。罗振玉和最早接触甲骨文字的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接触殷墟甲骨,便是得见刘鹗收藏。受罗振玉影响很大,后与罗结为姻亲的王国维,与刘鹗四子刘大绅友情深厚,同随罗振玉游学东瀛。所以可以这么说,“甲骨四堂中的二堂,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刘鹗的影响。而刘鹗所刊刻研究三代文字的“铁云藏龟”,“铁云藏货”,“铁云藏印”和“铁云藏陶” ,更是其拓印,系统研究古文字及其演变过程的代表作。 3、罗振玉的甲骨缘分 农学家、教育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古文字学家,中国现代农学的开拓者,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他在政治上始终“恪守旧制”,以满清遗老身份曾任伪“满洲国”监察院院长。 他对中国科学、文化、学术又颇有贡献,参与开拓中国的现代农学、保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整理敦煌文卷、开展汉晋木简的考究、倡导古明器研究。他一生著作达189种,校刊书籍642种。 生平简介 祖籍浙江省上虞县,客籍江苏省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初字坚白,后改字叔蕴、式如、叔言,号雪堂、松翁、贞松老人,又称永丰乡人、仇亭老民。 1910年著《殷商贞卜文字考》,首先考定安阳小屯为殷墟,并正确地判明甲骨是“殷室王朝的遗物”。以后陆续将所见所藏编为《殷虚书契前编》(1912)、《殷虚书契菁华》(1914)、《殷虚书契后编》(1916)、《殷虚书契续编》(1933)四书,共收甲骨5000余片,是殷墟正式发掘前零星出土甲骨的最重要集录。 他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甲骨文的收集研究、铜器铭文的编纂印行、简牍碑刻等古文字资料的搜罗与刊布等方面。在甲骨文研究者中,罗振玉占有重要地位,为“甲骨四堂”之一,是甲骨学的奠基者。 4、王国维的超现实美学思想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自号静安,又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父亲王乃誉是一商人。4岁丧母,父亲经常出门经商,对子女教育严格,养成王国维孤僻的性格。他两次到杭州参加乡试,未中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