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养猪业的几点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展现代养猪业的几点思考

发展现代养猪业的几点思考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刘铁铮 随着生态畜牧业的方兴未艾,我们在感受到后现代畜牧业及畜牧制造业创新思维气息的同时,也面临着对发展现代养猪业的实际与实践需求。从世界范围看,现代养猪业已经完成了从生产主导市场到市场主导生产的转变。由于能源价格上升,玉米大量用于生产乙醇以及草食动物对臭氧层破坏程度贡献份额大于15%的估计,猪肉的生产与消费在全世界仍呈上升趋势。我国工业化导致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趋势,特别是近年来的猪“高热病”,引发和加剧了猪肉价格剧涨,更突出了建立现代养猪业的急迫性。 表1:6个最大生产国家地区2002年猪肉产量(公吨) 自1996年增加% 中国 42200 34.3% 欧洲 17600 7.4 美国 8691 11.9% 巴西 2216 38.5% 加拿大 1720 40.1% 波兰 1550 -8.0% 资料来源:Banff Pork Seminar-July 2003 表2:我国养猪生产与人均消费统计(据FAO统计资料) 年份 1975 1983 1993 1996 2000 2003 生猪存栏量(万头) 28117 29853.6 39299.9 45219.8 43755.1 46980.4 生产出栏量(万头) 16230 20661.4 37824.3 55204.3 55631.4 58573.1 出栏率(%) 62.24 69.0 98.4 122.08 129.61 124.67 猪肉产量(万吨) 792.7 1316.1 2854.4 4057.0 4305.8 4607.0 人均消费量(kg) 24.6 32.92 33.77 35.38 现代养猪业的内涵与标志 高效、优质、安全、生态与景观已成为现代养猪业的主要内涵与标志。 高效包括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 表3:美国生猪生产效率 1960 2000 窝产仔数(头) 7 8.8 母猪年产窝数 1.6 2.1 平均胴体重(磅) 145 195 表4:美国每头母猪年生产猪肉量 到2002年美国每头母猪年产肉已达3400磅(约3230公斤)。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母猪生产效率尚不是全世界最高水平。 劳动生产率的一般性标准是每人饲养20-25头母猪或800头育肥猪。 经济效益受猪肉价格的制约,5%的纯利润被认为是可接受的。 高效养猪业需要以集约化母猪饲养设施及适度规模的育肥猪饲养模式作为基础条件,这就提出了我们在支持发展现代养猪业的门槛问题。究竟多大规模的母猪群适合于建立现代养猪业,同时也符合产业导向的要求呢?从江苏苏南的情况看饲养100头左右母猪的养殖户已经具备了建立现代养猪模式的条件;那么在江苏苏中、苏北地区,应该至少以不少于50头母猪为规模,否则相应的附属设施、投入效率能否达到理想产出比则需要进一步考研。当然,上述规模的确定随着产业的整合和发展还会产生不断调整的必要。 优质与安全 优质安全包含的内容现在已经扩展到人畜共患病防制的领域。高度健康的猪群现在在国内已鲜为少见。而且以是否注射蓝耳病疫苗为重要标志的原有高度健康猪群已经逐步转为中度健康猪群的管理模式。我们在发展现代养猪业的同时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以中度健康猪群为目标的现实与可能性,并且应该与生产环境、生态保护及发展现代养猪业的区域性整体规划,以至农牧结合、新农村建设等紧密地联合起来综合考虑,协调发展,才不会出现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失衡现象和波动。 生态与景观 规模化集约化养猪造成的环境与生态污染已经引起严重的后果与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太湖蓝藻的爆发已使太湖上游的养殖业面临调整与重新定位的局面。猪“高热病”的流行对养猪业防疫、隔离与消毒及生产环境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环境对农业乃至畜牧业的压力与新农村建设对现代畜牧业的布局、规模、发展方向与阶段性目标及实施战略提出了根本性变革的任务。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缺乏完整的市场信息与生产规模调整依据使发展现代养猪业的风险评估及预测仍然难以准确而捉摸不定。 发展现代养猪业需要制定以生态保护、农牧结合和生产规模为重点考量的区域性长期规划。以江苏为例,苏北、沿海及西部丘陵山区宜于发展畜牧业已成为共识。对江苏而言,养猪也不是越多越好;现代养猪业建立后,以目前150万头母猪,3500万头育肥猪出栏的水平,直接从业人员仅需12-15万人,其中一半人员尚可能来自外省,对江苏省农民致富只能起到阶段性补充作用。 实际上是猪价虽然偏高,农民散养户的饲养积极性无论是在苏南还是苏北都没有显著地表现出来,而且继续担心散养面临的疫病、市场、投入大、资金来源不足等困扰。山东畜牧网报道,江苏如东存栏母猪下降一半;2007年7月20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苏北新沂市窑湾镇陆口村近百位养猪户大会寻求养猪新模式,要求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