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PPT.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PPT

(三)爱情与喜欢 依恋、利他和亲密是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之处。 依恋:孤独时会渴望爱的对象来陪伴和宽慰,喜欢的对象不会有同样的作用。 利他:恋爱中的人高度关怀对方,觉得让对方快乐是自己的责任,在对方有不足时,也会高度宽容。 亲密:恋爱的双方有身体接触的需求。 * 爱情: (1)挂念或关心对方的幸福和健康; (2)依恋或需要对方的陪伴和关心; (3)亲密、有情欲需求; (4)独占、排他。 喜欢表现为: (1)对同伴持有好评、好感和高度尊重; (2)设想对方与自己相似; (3)无情欲需求、可共享。 喜欢是爱情的基础,爱情是喜欢的深入与发展。 注意,爱情作为特殊的人际吸引,它本身并不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感情。对他人的爱可能发展到愈爱愈深,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退。 * (三)爱情与喜欢 (一)语言与沟通 (二)沟通与理解 (三)倾听与沟通 三、人际沟通的条件(了解) 一、沟通结构的要素(识记) 障碍 信息 通道 反馈 信息源 信息接受者 背景 图6-1 沟通的过程与结构要素图 第二节 沟通的结构 一、人际沟通的种类(了解) 二、人际沟通的模式及特点(理解掌握) 三、非正式沟通网络:小道消息传播路径(识记) 第三节 人际沟通的种类与模式 二、人际沟通的模式及特点 * * 二、人际沟通模式及特点 链式:逐级垂直,不能横向沟通。特点是准确度最高,其它指标适中; 轮式:以管理者为中心,员工之间没有沟通。特点是士气最低,而其它指标都最好; 环式:与邻近人员沟通。特点是士气最高,而其它指标都最差; 全通道式:无中心人物,所以成员平等。速度快,士气高,而准确度适中; Y链式:两个主管或者两个下属。同链状结构。 链式 轮式 环式 全通道式 Y链式 李维特的研究结论为: (1)从信息传递的速度来看,轴型沟通的速度最快,圆型沟通其次,而链型沟通最慢。 (2)在轴型沟通中,C居于中心位置,因而推测C是该小群体的核心人物。 (3)在Y型沟通中,外界的信息从A和B经过C才能到达D和E,而D和E的信息也需经过C才能传递给A和B,因而C可能具有秘书身份。 三、非正式沟通网络:小道消息传播路径 第四节 人际沟通的技巧 一、学会听的技巧(理解掌握) (一)何谓听 听的技巧—人际沟通的首要技巧 听是沟通过程中重要的方面,收集和筛选信息的关键。用耳听,用眼观察,用嘴提问,用脑思考,用心灵感受。不仅是听,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全身心的接收外界信息,了解对方的心情和感受。 * 1、心不在焉地听 2、表情呆滞地听:只关注事实,情感上冷漠 3、断章取义地听:只关心自己想知道的内容 4、感谢式地听:非因内容而跟随,应酬性感谢性。 5、积极倾听:最高水准的倾听。用耳听,眼观察,嘴提问,脑思考,心灵感受。 (二)听的不同形式 第一层是根本不听,例如妈妈的唠叨, 第二层是假装在听,例如做青蛙状。 第三层是有选择的听,例如聊天、报告等。 第四层是全神贯注地听,又叫聆听。 第五层是最高境界倾听,用心去听,即用同理心去听。 (三)听的五个层次 (一)说的学问 (二)说话的艺术 (三)学会交谈 * 二、掌握说话的技巧(了解) * * 三、妥善运用非语言沟通/肢体语言(识记) 经过行为学家60年的研究,面对面的沟通时,三大要素的影响比率是语言只能进行7%的信息沟通,而55%的信息是依靠肢体语言,即面部表情和姿势进行的。另外,声音、语调、语气这些看起来没有什么意思的东西,竟承担了38%的信息沟通。如图 语言7% 声音38% 脸部表情和姿势55% 非语言沟通 身体语言是指非语词性的身体信号,是一种重要的沟通途径。 非语言沟通的途径 1、目光接触(眼神) 2、身体姿势(姿态) 3、人际距离(时空)(理解掌握) 人际距离的判断 亲密距离:亲密距离的近程为0—15CM,亲密无间;远程为15—45CM,表现为亲密关系。 个人距离:有一定的分寸感,便于亲切友好地交谈,近程为45—75CM,出现于朋友间的交往或情侣在公开场合的交往;远程为75—120CM,出现于熟人间的交往。 社交距离:社交性或礼节性的较正式的交往。近程为1.2—2.1M,如在工作环境或社交聚会上;远程为2.1—3.7M,如上下级交往或商务谈判等场合 公众距离:在公共场合的人际距离,近程为3.7—7.6M,如演讲或讲课等;远程为7.6M以外,是几乎容纳一切人的空间,如集会。 如何改进非语言沟通的效果(理解) 1、保持恰当的角度,调整高度与距离,尊重人的个人空间范围习惯 2、以开放的姿势进行交流 3、轻微向前倾斜以表示兴趣 4、倾听时保持适当的眼睛接触以鼓励说话者 5、跟随讲话者的话题给予适当反馈 第七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 人际关系的定义(识记) (一)定义 社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