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木雕艺术中弥勒佛题材的创作感悟.docVIP

现代木雕艺术中弥勒佛题材的创作感悟.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木雕艺术中弥勒佛题材的创作感悟

现代木雕艺术中弥勒佛题材的创作感悟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非常崇信的一尊佛,而木雕艺术又是一门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工艺。从古至今,以弥勒佛为题材的木雕作品不计其数,造型各异,笔者从弥勒佛在中国民间的信仰情况谈起,探析了木雕艺术中弥勒佛题材的应用、发展演变、具体表现,同时解析几件自己创作的弥勒佛题材木雕作品,分享了创作的心得体会。   笔者从1998年开始从事木雕雕刻创作至今,雕刻创作的木雕作品不胜枚举,且最擅长人物题材创作,研究了各种人物造型。笔者出生在中国木雕之乡――福建省仙游县榜头镇,仙游木雕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种类繁多,技法多变。得益于此,笔者擅长用平刀块面法和圆刀雕琢法,长期浸润在浓厚的木雕艺术氛围中,木雕作品多以平雕、浮雕、圆雕等形式表现,讲究精巧构图,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在木雕艺术创作中,人们常选取“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题材。弥勒佛题材的木雕作品大量出现和流行,实际上从侧面说明了人们希望学习弥勒佛宽宏大量、得失随缘、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的心态。笔者创作的弥勒佛题材木雕作品,采用了仙游木雕中的高浮雕、圆雕等手法,将弥勒佛具有的吉祥寓意、慈善可亲、笑口常开、大腹便便的形象以雕刻艺术的语言呈现出来。   一、中国民间弥勒佛的信仰   千百年来,弥勒佛的形象和倡导思想深入人心,信徒众多,香火旺盛,充分说明了众生对他的喜爱和尊敬。很多人都以弥勒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和生命态度,用微笑来迎接世俗的风雨;用忍耐去化解心灵的烟尘;用平常心来稀释所有的不公、艰难与逆境。   弥勒佛像展示给人的是慈颜常笑、大肚能容的形象。凡是到寺院朝拜的信徒,见到弥勒佛乐呵呵的形象后,都会心生欢喜。佛教寺院之所以将弥勒佛置于寺院的第一层殿堂中,有其特殊的含义。因为在佛教中,弥勒佛具有慈悲、忍辱、宽容与乐观等象征意义,将弥勒佛置于一进寺院的殿堂中,是为了让参礼弥勒佛的人,能够从弥勒佛这些品格中得到启迪,从而把自己锻造成具有弥勒品格的人。   弥勒佛是一个号召以慈悲心对待众生的模范,据弥勒佛的生平传说记载,由弥勒佛转世的布袋和尚就是鲜活例子,他总是喜欢背着布袋,乐呵呵地化缘,无论人们给他什么就收什么,绝不挑剔。弥勒佛是诸佛中人们十分信仰的代表性人物,人们对他除了恭敬心之外,主要还受到他的精神内涵影响,启迪人们的慈悲仁爱之心,追求忍辱精进、宽容待人和积极乐观,不断培养自己的慈悲之心,在忍辱中学会精进,待人方面要具有宽容精神,对待生活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提升自己的品格,努力让自己受人喜爱、尊重,和谐共处。   二、木雕艺术中弥勒佛题材的应用   福建莆仙由于信佛者众多,在木雕艺术的创作题材选取上,佛教造像题材就成为木雕创作常用的传统题材。笔者在学徒期学习木雕雕刻时,每天沉迷在工作室里雕刻创作,如痴如醉,主要学习雕刻人们喜闻乐见的观音、弥勒佛、罗汉等传统佛教人物题材,尤其喜欢以弥勒佛造型为创作题材,也雕刻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弥勒佛造型木雕作品。在长期的创作中,刻苦习艺,笔者练就了扎实的技术功底,在弥勒佛题材的工艺表现上,不断寻求一种新的突破,经常请教专业人士探讨交流,勤于钻研人物题材木雕的表现手法,所创作的弥勒佛题材作品风格独特,细腻传神,竹木雕作品设计创作品种齐全。   在创作弥勒佛题材的木雕作品时,尤其注重作品整体结构和比例的表现,借鉴中国国画中写意技法,以虚实对比构图的表现手法,塑造意境,提升作品在整体造型的布局上产生的透视感,整?w效果浑然天成,极具想象空间,让观赏者在品鉴人物形态时,犹如身临其境,心心相惜。   在中国木雕艺术中,弥勒佛题材受到众多木雕创作者的喜爱,主要得益于弥勒佛普及大肚能容的精神,不计较人世间的是非憎爱。大度弥勒在平淡中蕴含神奇,在丑拙的外表下流露美好心境,在诙谐幽默中彰显庄严肃穆,在揶揄中展现慈悲形态,代表了中华民族传承、倡导的慈悲宽容、积极乐观的精神品质。   由笔者设计制作的竹雕作品《小弥勒佛》,以天然竹子为创作原料,依型而雕,弥勒佛双眼微闭,以洒脱不羁、自然随意的盘坐姿态,坐于布袋上,笑态可掬。作品整体比例适度,圆润多肉的双耳垂在肩上,肥厚面部,神情、动态逼真,身上披着一件宽大的衣衫,袒胸露腹,右手靠于弯曲的右膝上,左手安放袋上,脸上的笑纹、衣物的纹理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三、弥勒佛木雕题材的发展演变   中式的佛教造像,讲究妙相庄严,衣冠整齐,慈眉善目,有的还呈现女性化的姿态。只有弥勒木雕造像袒胸凸肚,笑容可掬,表情滑稽,但弥勒信仰刚从印度传入中国时,是优美俊逸的形象,根据佛经要求的“三十二相,八十好”来塑造,庄严肃穆,不仅头戴宝冠,且面相圆润,身披璎珞,交脚而坐,身材壮实。   然而,发展至今,人们见到的却是乐呵呵的大肚弥勒形象,小孩子往往一见就笑,认为这个胖大和尚很有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