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PPT.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解读PPT

《论语》解读;第一节绪论 一、孔子其人; 孔子是著名的思想家,卓越的教育家,中国文化的伟大代表者。他提出的仁学理论集三代思想之大成,开儒家思想之先河。他用极大的精力从事文化古籍的整理工作,对古代教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二、《论语》 其书; 《论语》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东汉时列为经部。《论语》在汉至唐代是妇女、学童的启蒙读本。自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地位大大提高。元至清代,《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代替《五经》成为士子必读的书。;三、为什么要读《论语》 ;四、如何读《论语》;四、如何读《论语》? ; 孔子与时人、弟子之间的对话是在具体的时空环境中进行的,有特殊的语言场景,提问者或对谈者有不同的年龄、身份、性格、经验、问题意识与提问方式,孔子善于因材施教,因此我们要慢慢琢磨、体会孔子之言。;第二节 论孝 ;论孝;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学而》1?6) ;论孝;论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2?6)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2?7)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2?8) ;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4?18)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4?21) ;第三节 忠 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1?4)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学而》1?8) ;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2?20)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2?22) ;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3?19)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4?15) ;论忠信;论忠信;论忠信; “忠”“信”是中国传统美德,也是重要的道德原则。其基本要求是诚实不欺,尽心竭力,言行一致,践诺践约,不食其言,办事可靠。信守的内容必须符合道义,符合礼制。孔子说君子对于事业,以合乎道义、适宜恰当为原则,依礼实行它,用谦逊的语言说出来,用诚信不欺的态度完成它。 ; “信”必以礼、义为前提,与礼、义相补充。孔子又说许诺的言只有符合于义,才能兑现。违背道义、礼制的,不必信守。不合乎理义的,不必承诺。承诺的事,一定要合乎理义。可以实现的才承诺,不能实现的不应轻诺。 ;第四节 仁 学;第一、以“爱人”为“仁”。 ;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颜渊》12?22);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中庸》);第二、以“克己复礼”为“仁”;仁德是礼乐文化的真实内涵。;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12?1) ;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3?3)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17?11)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3?4)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3?8) ;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7?30)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12?1) ;第三、“忠”与“恕”接近 于“仁”。 ;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