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儒学中道德教育PPT
(一)礼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泰伯》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 仁与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人与人需要“礼”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强调礼仪。 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具有明确的关心社会群体,尊重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 (二)义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仁是道德本身,是人心的本质,义是人行为的规范,是身心活动所遵循的道路。 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三)廉 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公孙丑下》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不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离娄下》 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不义之财,非吾有也。 义、利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四)耻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 有?” 羞耻感对人的行为有强大的制裁作用。内省自讼,言行相符,过勿惮过,迁善思齐,都是希望人有耻于为不善的羞耻感。 (五)孝、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六)忠、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卫灵公》 子曰:“君子耻其言之过其行。”《宪问》 三、儒学的人格养成 儒家人格追求 自孔孟而后,中国古代儒家一直十分重视理想人格的设计,强调对个体完善人格的追求。 对于个体完善人格的追求激励着无数志士仁人临事不惧,不计成败得失,不问安危荣辱,具有强烈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崇高的道德理想。 《论孟》经典论述中人格养成与道德教育价值 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吴颖惠 儒学的道德教育 儒家重视道德养成,儒学是伦理教育、做人的教育。儒家是通过道德教化以造就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儒家认为仁义之心是人之生命的根本。 道德是国家兴衰存亡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与这个国家上至国君、下至百姓的道德状况、道德水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仁义存则存,仁义亡则亡。 一、儒学的思想脉络 人物 老子 孔子 孟子 庄子 道家:老庄之学 儒家:孔孟之道 儒学的基础 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 六德:智、信、圣、仁、义、忠 六行:孝、友、睦、姻、任,恤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管仲四维 在《管子》牧民篇中有如下文字,应为“四维”的源起:“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四维张,则君令行。…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孔子问礼 姓李名耳,字聃。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存世有《道德经》。 孔子问礼。“学识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