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的主体研究法PPT.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孔子的主体研究法PPT

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一讲.孔子的主体研究方法 第二讲.黄帝内经的系统研究方法 讨论、交流与课堂发言 第三讲.马克思的矛盾研究方法 结课 课堂小品文 第一讲 孔子的主体研究方法 主讲教师:江 华 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一讲.孔子的主体研究方法 一. 孔子对社会的认识 二. 孔子的主体本位的研究宗旨 三.孔子的研究方法 四.孔子的研究方法的影响与评价 一. 孔子对社会的认识 1.动乱的社会是不正常的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生活在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动乱年代。政治上诸侯争霸,周天子大权旁落,“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长年征战,人民流离失所。孔子厌倦了长期的混乱,认为这种混乱的社会是不正常的,是应该改变的。 一. 孔子对社会的认识 2.有序的社会是正常的 孔子认为社会生活应当是有序的,君臣父子,各司其职。形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16.2”。西周就是有序的社会,子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3.14。 二. 孔子的主体本位的研究宗旨 1.引导社会价值的宗旨是仁 仁是人与人的友善关系,“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于人,己欲达而达于人”6.30。仁是社会理想,为了仁,死而无憾,“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二. 孔子的主体本位的研究宗旨 2.仁的执行和表现是恭宽信敏惠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17.6。孔子认为,仁具体落实为五种品质,对上对下对朋友,还要思维敏捷,用恩惠来用人。仁者的品质是温良恭俭让。 二. 孔子的主体本位的研究宗旨 3.落实社会价值的行为准则是礼 儒学中礼是仅次于仁的概念,礼是具体的行为规范,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2.1。仁是一种情感,礼是行为规范,两者的关系是:仁统治驾驭礼,礼是仁的落实、实践和表现。 二. 孔子的主体本位的研究宗旨 4.推行社会价值的主体阶层是知识分子 孔子认为士肩负着推行社会价值的使命,“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13.20,是改造建设社会的核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5.9。” 二. 孔子的主体本位的研究宗旨 5.现实的社会是关注的焦点(人与神关系) 孔子关注现实社会,不关心来世理想;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11.22。关注社会中生存的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关心人与神的对立,而是“敬鬼神而远之”6.22;子不语,怪力乱神7.22。实现了从神本位到人本位的文化体系的转变。 二. 孔子的主体本位的研究宗旨 6.现实的家庭秩序是社会的基础 孔子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6儒生在家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1·2家庭教育和家庭秩序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二. 孔子的主体本位的研究宗旨 7.君主之德是社会稳定的表率 子曰:“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民众星共之。”君主必须以德治理天下,就会像北斗星一样定位天下2.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2.17 二. 孔子的主体本位的研究宗旨 8.仁与礼的归宿是和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在社会主体三大构成中,君臣民应当按照“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19;君与民是间接关系,以宽厚节俭为主。“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1.5。在君臣民三者中,建立了多重的和谐关系。 三.孔子的研究方法之一 1.述而不作的传承法 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中,孔子的态度和方法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7.1.叙述为主,而不进行创作,相信前人文献而且爱好前人文化。孔子是西周文化的保存和整理者,删定《诗经》和《春秋》,是周礼的传承者。 三.孔子的研究方法之一 2.述而不作的传承法评价 孔子生前没有任何著作,唯一的著作《论语》是弟子记录的言行录。不妄做的态度和方法,使孔子成为夏商周文化的传承者和集大成者,说明了温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