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设计说明(十白线金东段).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总体设计说明(十白线金东段)

说 明 书 一、概述 金华至至武义公路(金东区段)工程(十八里至岩岭段)起自十八里村,与330国道K233+949相交,途径卢村、江东镇、徐里、浪石头、洋滩、国湖、黄埔坑等村镇,终点岩岭,与正在建设的岩岭至范村段相连。本项目的实施符合省战备公路规划,也符合金华市、金东区公路水路建设规划,对完善金东区公路网,加强武义县与金华市的交通连接,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及方便群众出行具有重要作用。 本期施工图测设起点为K0+000,终点K7+797.828,施工段路线总长7.783公里(短链15.188m)。 1、任务依据 (1)、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浙发改设计[2012]10号《关于金华至武义公路(金东区段)工程初步设计批复的函》; (2)、《金华至武义公路(金东区段)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专家组意见》; (3)、金东区交通运输局与我院签订的设计任务委托书及勘察设计合同; (4)、《金华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5)、《金东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6)、交通部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7)、有关部门对本项目的环评、水保方案批复意见。 2、测设经过 根据初步设计批复及审查专家组意见,结合多次进行现场踏勘了解的实际情况,对部分初步设计线位进行适当调整,2012年1月上旬,我院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定测、调查并搜集各种外业资料。施工图设计2012年4月完成设计,并汇总出版。 3、路线走向、里程、主要控制 本工程路线起点位于十八里村南侧,与330国道K233+949处相交,起点桩号K0+000,终点位于岩岭村,与正在建设的岩岭至范村段想接,终点桩号K7+797.828,路线设短链一处:K5+568.509=K5+583.697,短链长15.188m,路线总长7.783Km。 行政区域属金东区管辖。本项目主要控制点有:起点与330国道平面交叉、原十白线老路及沿线村庄、国湖村、及终点处与正在建设的岩岭至范村段接顺。 二、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象和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概况 1、地形、地貌、气象、水文 ⑴地形、地貌 本区位于金衢盆地边缘,植被发育。本段公路经过地段的地貌可分为平原地貌和丘陵地貌两种类型。测区范围内,海拔高程一般为40~200m,地形坡度15—60度。由于风化作用强烈,区内山峰峰顶浑圆,平原区内覆盖层和强风化层较厚,山坡坡底相对平缓。水系呈树枝状,多沟谷,沟谷中刷深度2~5m,雨季短期流水湍急,枯水期干涸。 ⑵气象、水文 本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降水丰富,且降水过程长;初夏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东南风;秋季受蒙古气压影响,天气干燥;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出现晴冷天气,盛行西北风。 据1955~1985年资料,本区主导风向为东风及东南风,平均风速1.3m/s,年平均气温17.30℃,年平均降雨量为1503mm。7月的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和偏西风为主,其余各月以东风和东南偏东居多;灾害性气象主要为5~10月的暴雨、大暴雨和7~8月的大风。 沿线主要河流为八仙溪、武义江等,均为雨水型河流,河流水量枯洪变化大,洪水期间内水量丰,水深流急,枯水期水量小。境内全程均不通航。 2、地质条件 ⑴底层 ①前第四系 测区出露岩石地层主要有下白垩统朝川组(K1c)晶屑凝灰岩、粉砂岩等。 ②第四系 主要为冲积、残坡积的浅黄、灰、灰黄色亚粘土、圆砾、卵石、含粘性土卵石、含碎石亚粘土、含粘性土碎石等。 1. 全新统冲积层(alQ4):岩性由亚粘土、细砂、圆砾、卵石组成,主要分布于武义江及其附近平原区。 3. 第四系残坡积层(el-dlQ):岩性为含碎石亚粘土及含粘性土碎石,分布于山麓和沟谷坡地。 ⑵地质构造 测区属于华南褶皱系,北侧为江山—诸暨复向斜隆起区。主要断裂有: A、江山—绍兴大断裂①:呈北东向走向,由许多规模不等断裂组成,倾向北西,倾角45°~88°居多,挤压严重。 B、常山—漓渚大断裂⑥:由早期元古代断裂,呈北东向走向,破碎带宽150~220m,直接控制着白垩系地层,燕山晚期活动强烈,并有先压 后张性质变化。 见附图1:浙江省主要褶皱断裂构造分布图 3、地震及区域稳定性 根据区域资料,本区在燕山期及以前的地质年代里,构造运动强烈,到喜山期基本结束了大规模的断裂和褶皱,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升降运动,深、大断裂逐渐趋于稳定,从上更新世以来,据区域资料,本区上升速率小于0.17mm/年,地壳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据国家地震局1990年编制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属少震区,地震烈度为<Ⅵ度。 根据邻近多项重点工程前期工作对地震危害程度的调查和咨询得到的结论认为测区区域稳定性好,未来一百年内不会对道路及构筑物产生震害,适宜本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