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史教学:名词解释.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通史(三)v2.0 第一章: 1、美西战争:1898年美国为争夺古巴而发动同西班牙的战争。1895年古巴爆发反对西班牙统治的起义使美国在古巴利益受损。1898年美国以“缅因”号战舰在哈瓦那突然被炸沉为借口,4月25日对西班牙宣战。战争进行3个月,美国海军歼灭西班牙舰队,12月签订《巴黎和约》美西战争给西班牙致命打击,从此退出争夺殖民地舞台,美国却由此膨胀殖民野心。 (选答:《巴黎和约》把西班牙原属殖民地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割让给美国,美国付出两千美元作为夺取菲律宾的代价,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此后美国并未撤军,1901年迫使古巴签订丧失主权的《普拉特修正案》,古巴实际上沦为美国“统而不并”的殖民地。) 2、大棒政策:帝国主义国家的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政策。源自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于1916年的一次演说,他援引非洲谚语来说明任内外交“言语柔和,手持大棒”后发展为“大棒政策”他成功运用此政策从哥伦比亚手里夺取运河区修建巴拿马运河。 3金元外交:20世纪初美国推行的外交政策。1909年美国总统塔夫脱令驻外使节设立创造条件,使美国商人在海外的贷款有利可图,1912年更明确地将此政策说成“以金元代替枪弹”支持海外企业的利益并增进美国贸易。中美洲国家,非洲频繁推行此政策,也成为对中国门户开放的手段。此后历届美国政府均将金元外交作为外交支柱,至1934年才稍有改变。 4 门户开放:美国侵略中国的一种政策。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竞相租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照会英法德日俄意,承认它们在华势力范围,同时要求美国得在这些势力范围内享有通商自由、平等税率和一切特权。1900年海约翰又一次照会六国,提出保持领土完整和行动统一的同时,要保护列强在华权益和保证与中国一切地方公平贸易原则。这就是“门户开放”政策,初未被列强公开认可,直到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才得到列强正式承认。 5 日俄战争: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权益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1904年2月日本突袭俄国在中国旅顺口的舰队,10月日俄宣战。1905年日本攻陷旅顺口,又在奉天附近击溃俄国陆军主力,在海上俄军增援舰队在对马海战中背日军击溃。经美国斡旋,1905年9月两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日本取代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支配地位,并准备进一步侵略中国 大题 20世纪初欧洲的世界优势: 1殖民地优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开始夺取殖民地的高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地基本瓜分完毕,英法德俄成为最主要的殖民列强,一战爆发前,欧洲已称霸全球,是世界政治中心。 2 经济优势:20世纪初,欧洲是世界银行家。英法德是向国外投资的三个主要国家,其次是瑞士、荷兰、比利时,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英镑起着共同贸易的货币作用。 3军事优势:英法德俄是世界上的头等军事大国,欧洲列强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不仅瓜分了世界,占有广大的殖民地,而且在许多国家划分了势力范围,操纵着它们的内政。 第二章、第三章 1、三国同盟: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帝国主义列强结成的军事与政治集团。1879年,德国、奥匈帝国为了对抗俄国与法国缔结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正式形成。三国同盟的目标直接对准法国。后意大利于1915年脱离同盟国集团,转而加入协约国集团。同年,保加利亚与土耳其则相继加入同盟国。1918年11月,同盟国集团在与协约国的军事战争中失败,最终随着德国的战败,同盟国集团瓦解。 2、三国协约: 在19世纪末的欧洲帝国主义争夺中,1893年,为了抵御并对抗德奥同盟国集团,夺取更大的欧洲战略优势地位,沙皇俄国与法国缔结条约,结成俄法同盟。1904年,英国与法国缔结同盟,1907年英国与俄国缔结同盟。由此,欧洲出现了一个与德奥同盟国集团相对峙的协约国帝国主义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美国等25个国家相继加入该集团。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退出该集团。在一战中,协约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3、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极端尖锐,巴尔干半岛矛盾尤为激烈。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大公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志士普林齐普刺杀。奥匈帝国利用该事件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但为塞尔维亚拒绝。7月28日,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由此,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参加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4、施里芬计划: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确立的军事进攻的作战方案。1905年由德军参谋长施里芬确立,其核心是强调速决战。该计划假设德军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西线为作战重点。德军将集中优势兵力用于西线作战,而且拟在西线右翼集中全力,突破西欧低地国家,突破法国北部,直取巴黎,最终与左翼部队合围法军主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