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析电影《发条橙》的悲剧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摘 要] 作为世界电影大师斯坦利#8226;库布里克的代表作之一,《发条橙》再一次为我们提出了个人与异己社会、文明的关系问题,并揭示了在庞大的异己社会和文明面前,个体的抗争不可避免地会失败的悲剧结局。本文将从“异化”主题出发,探讨电影《发条橙》的悲剧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发条橙》;“异化”;悲剧;问题 改编自英国作家安东尼#8226;伯吉斯同名小说的影片《发条橙》,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争议。其中大量的暴力和性的内容使其在许多国家遭遇禁演,在英国更是被禁演达30年之久,直到影片导演库布里克辞世之后,它才得以与英国观众见面。 作家伯吉斯曾经在《再吮发条橙》一文中说过,“我想没有必要提醒读者,书名的意义是什么。发条橙本身是不存在的,但老伦敦人用它作比喻。其寓意比较怪异,总是用来形容奇怪的东西。”[1]在电影中,主人公亚历克斯就是这样一个装了发条的橙子,表面上是一个充满汁水、生命力旺盛的有机体,实际上却是一个被安装了发条的机械怪胎。亚历克斯原本是一个生命力饱满的年轻人,他凭借人性和原始生命力的冲动行事,主动地选择做一个恶棍,但是却因此触犯了社会规则,最终被意识形态所改造和规划。在亚历克斯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人与异己社会的强烈对峙,亚历克斯以其特立独行的方式来反抗所谓的文明社会,但是即使他用尽全身力气也无法冲破文明的樊笼,最终不可避免地被社会意识形态所规划,然而按照社会需要所改造的人却又无法融入社会,个人始终处于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境地。这就是影片《发条橙》的悲剧性之所在。 一、人与异己社会的对抗 在西方文学史上,把文明和社会看作是人的异化产物的观点由来已久。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霍布斯,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异化”一词的内涵经历了多次诠释和演绎。异化的哲学含义首先是由费希特确定的,“即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这个对立面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与主体对立。”[2]人类创造了社会和文明,但是社会和文明却日益成为一种外在于人类的独立力量,束缚人类的发展,与人类主体相对立。在西方文学史上,许多作家都对“异化”主题进行了深刻的表现和探索,《发条橙》即是反思该主题的又一力作。 在传统文学和电影中,“人与异己文明的关系总是通过一些相对固定的模式(人物、情节等)体现出来。社会或者是冷酷无情地挫伤了年轻人的奋发努力,或者是让老年男女遭到惨无人道的抛弃;或者是阻止不同阶层的人相爱,或者是让兄弟反目,亲人为敌相互残杀。”“作家们往往把善良、富于感情、正直等美德赋予属于个体的人,而把文明、社会等塑造成一种邪恶的体系,一架摧残人的美德和人性的恶魔机器。”[3]203人与异己文明的对立主要表现为崇高的个人与恶魔般的文明、社会体系之间的对立。例如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作者赋予了罗密欧和朱丽叶极为真挚的感情――爱情,但是这种崇高的感情却因为家族仇恨而被禁止和摧残,即使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抗争以失败告终,他们的毁灭也带有悲剧性的崇高和壮烈。而在《发条橙》中,导演库布里克则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个人对抗异己社会的方式――以对“坏”的选择来对抗“好”的社会。 在充满暴力与性的未来社会里,亚历克斯和他的同伴无恶不作,殴打醉酒的乞丐,与其他流氓团伙斗殴,强奸妇女,谋杀“猫夫人”……然而,亚历克斯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在他看来,他不过是依据本能欲望行动,泄欲是他活着的意义,作恶则是他的个性和生命力之所在。在影片中,除了亚历克斯的卑劣行径之外,让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有无处不在的古典音乐,尤其是贝多芬的交响曲,始终伴随着亚历克斯的行动,贯穿于电影始终。罗曼#8226;罗兰在他那本著名的贝多芬传记中这样描写盛年的贝多芬:“他完全放纵他的暴烈与粗狂的性情,对于社会、对于习俗、对于旁人的意见、对一切都不顾虑。……所剩下的只有力、力的欢乐,需要应用它,甚至滥用它。”[4]在这层意义上,亚历克斯与贝多芬有着惊人的相似,不顾他人的意见,只凭性情行事,只不过贝多芬将激情融入了音乐,而亚历克斯的个性和生命力则外化成了卑劣行径。亚历克斯并非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多恶劣,但是他依然主动选择放纵激情和欲望,做一个恶棍,因为他不想被动地被体面的社会选择做一个好人。“他的坏,恰好是他的个性所在,是一种极端的对自由和人性的追求。”[3]207亚历克斯正是以对“坏”的选择,以对自由和人性的极端追求,来对抗“好”的异己社会。 二、“异化”的悲剧 亚历克斯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反抗异己社会对人的压迫和窒息,但是就算他用尽了全身力气,也难以冲破文明的桎梏,不可避免地被意识形态所改造和规划。在杀死“猫夫人”之后,亚历克斯被警察抓住并投进了监狱。为了早一点儿出狱,亚历克斯主动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