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石为砚 运刀成艺.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耕石为砚 运刀成艺   董坐与螺溪石      董坐从小就对自己的名字很不满意。不好称呼又感到没有特别的意义,曾经想到要改名字,然而岁月却在“憨头刻石头”的日子里过去了,耿耿于怀于改名的心愿却并没有实现,不过工作却慢慢与名字连接在了一起,或许是姓名影响人的命运,出生下来亲人给孩子的名字,就好像是安排好他所走的路途。因此,我为董坐改写一则《董坐刻砚铭记》曰:“家父说艺我倾听,传承砚雕是我幸。搜寻沃野螺溪石,雕刀錾子留我名。定心细琢是本性,运刀趣味忘我情。名利于我淡如影,双手雕砚我心清。名诗绝旬称我心,雕入石中砚成品。此生心血赋予砚,代代子孙看得见。人人说道螺溪砚。董坐全家一片天。”   后来,自己花费很长的时间,去思考姓名与本身工作的意义――姓“董”与“懂”同音,“坐”与“座”又是同意,“坐”是两个人坐在土地上,石头又是从土中出来的,找寻石头是离不开土的,而雕刻工作更需要长久的“坐”着,“坐”与“做”同意就意味着“知坐也要知做,知坐也要知行。”因此,姓名犹如随时叮咛着董坐必须努力自己的工作。后来。我与董坐谈到他的姓名,就随口说出:“董坐、懂座,雕石打坐,且做且过,雕石入定,石头变成佛祖,来顾腹肚;董坐、懂座,知行知坐,石雕工作苦在口中,乐在心头,螺溪石头经过董坐的手个个都能成佛,都被石痴收走,排在自己的案桌。董坐,懂座,耕石成砚,砚可磨墨,石头的命运掌握在董坐之手,不被董坐看上眼的石头,都被浑浊的溪水流走,沉入海底永不回头。”这该是董坐与螺溪石的关系最为贴切的诠释吧。   最近,一位杨胤甲先生为董坐写了两首诗:“浊溪孕育螺溪石,墨黑枣红黛绿玉。名家巧思磨新砚,瑰丽惊艳台湾岛,细细品赏韵味深,精进技艺永新传。”与“台湾黑玉螺溪砚,名家巧艺雕琢磨。蕴含意境耐寻味,产业观光知性游。珍贵馈赠无价宝,螺溪石砚极艺品。”不管诗是否合乎诗句平仄与对仗,这样的句子也表达了董坐与螺溪石的密切关系。董坐的姓名与石头、土地、雕刻已经结合为一体了,二水地区也因为董坐的石雕而丰富起来,在获得文声奖时。文建会主委曾说:“董坐夫妇热爱艺术,更爱乡土,他们将位于二水街上的楼房,免费提供二水文史工作者使用,并建立一座石雕艺术馆,馆内陈列着董坐历年来的精心之作百余件,同时也展出其父董壬申的遗作和四位子女的作品。他们向彰化县二水乡注入了文化活水,更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也为爱石砚的人士提供了一个心灵休息的文化天地,并带动制砚人才,热忱导引石砚艺术爱好者走进宁静美妙的砚雕世界里。”浊水溪的石头也因为经过董坐的手,运刀成艺而被人收藏,变成艺术欣赏的珍品,世世代代留传下去。董坐将与二水齐名,与浊水溪之水的永恒,永远流在自己的土地上。      浊水溪伴砚雕情      中国文人因喜好琴、棋、书、画而发展出中国的水墨画。绘水墨画必须品砚、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这是古代读书人不可或缺的工具,翻开史籍,古代的砚材有铁、铜、银、石、瓦、陶、玉、瓷等,其中又以石砚为最多。国内出名的砚台有广东端溪出产的“端砚”与江西省歙溪出产的“歙砚”。   在台湾,我们将砚台称为“墨盘”,最出名的砚台是出产在二水浊水溪的螺溪砚,这条台湾最长的河流,溪水长年混浊,水质特异,灌溉出来的稻米称“浊水米”,特别好吃。而浊水溪中的石头也因石质特别而被取名“螺溪石”,其雕刻出来的墨盘称“螺溪砚”。   “螺溪砚”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浊水溪上游信义乡的双龙村、地利村一带为主要产地,而浊水溪自双龙村以下的水里、集集、名间、二水及浊水溪支流的十八重溪、郡坑溪等河床都产有螺溪砚石材。   在二水出生的董坐,其父亲董壬申也是一个砚雕的高手,从小董坐跟随父亲出入浊水溪间,或许因为有“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说法,出入浊水溪的董坐,在与父亲找寻螺溪石、雕琢石砚的过程中,耳濡目染的也做了雕琢石砚的工作。刚开始或许是靠刻石砚、卖砚台为生,到了1982年,为了推广螺溪砚,并多招揽生意,在二水地区开设一间螺溪砚的门市部,本着“食好斗相报”的观点,介绍经济适用的砚台,同时也来推展地方特有的砚雕产业。   当时,没有人相信二水地区可以以专卖石砚谋生,于是有人预测,可能不超过三个月门市部就必须打烊了。颇具信心的董坐,抱着宁可餐风饮露,也要度过难关的心态,为了推广螺溪砚,到处去参加各项民间民俗的技艺展览,塑造二水成为一个以螺溪砚为名的市镇,将只是工艺性的石砚,慢慢地向艺术的境界推进。以前的螺溪砚造型都以“实用”与“单一”为主,董坐想到“保持现状,就是落伍”的金言,希望能够有所突破,以便号召艺术家投入到石砚艺术的创作中。   近二十年来,董坐为了排除艺术创作中的匠气,试图突破自己局限性的思维,有空闲的时间便认真阅读各项美学书籍,以及一些思考性的哲理书刊,以弥补少年失学的遗憾。他更相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