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节妇吟--李
酬赠诗: 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或者赠给亲友的诗歌作品 。 思想内容: A.表谢意;B.表深情;C.表心志;D. 表干谒(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 特点: 表达含蓄,委婉曲折 。 鉴赏要点: 1、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 2、读懂书面之言,把握言外之意。 看 酬赠诗四首 ------节妇吟 解题:1、吟 诗歌的一种体裁。《梦游天姥吟留别》 2、什么是“节妇”? (引、歌、行、曲、谣) ◆节,就是节操、气节。 节妇就是守节操的女子。即女子对她所嫁之人的无条件的忠贞。 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读 注意字音 了解字义 jì rú jǐ 古代女子的的谦称 绵长深厚的感情 侍奉 打算 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读 思 思考:1、这首诗叙述的是一件怎样的事情?诗人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结合课本所提供的资料,诗人叙述这样的事情有何用意?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译 《节妇吟》的韵译,注意关联词,分析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您明明知道我已有丈夫, 送我一对明珠; 感激于你深厚的情意,我把它们系在红罗小袄里。 我家的高楼连着园林一幢又一幢, 我的丈夫他执着戟守卫在明光殿上。 我知道你对我的心意明明白白, 我已立下愿誓,打算和丈夫同生共死。 还你明珠之际我不禁泪水滑落, 为何我们没能相逢在我未曾出嫁之时? 却 但是 不过 而且 虽然 但是 所以 1.结合关联词,对照原文,分析句中所蕴涵的情感。 *对“君”的埋怨(含谴责之意) (要守节:拒绝理由之一) *对“君”的感激(感君缠绵意) *为“良人”自豪(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丈夫优秀(拒绝理由之二) *对“君”的感激(知君用心如日月) *对“良人”的忠贞(同生死) *对拒绝“君”一事感到遗憾、哀伤 (注意最后一句话)(你对我的情意为什么不早说呢?--把责任推给了对方,也表明自己的意志已定,不能改变。) 小结:语言委婉,一波三折,情感复杂, 但意志坚定:我要守节。 2、“妾”守节意志坚定,为何她不直接拒绝对方,反而采取如此委婉含蓄的谢绝呢?作用何在? 一方面,让“君”知道我的困境,从而使他可以体谅我; 另一方面,让他看到我对他的尊重,而不至于自尊心受损,进而恼羞成怒。 回归问题1、这首诗叙述的是一件怎样的事情?诗人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叙述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第三者的追求,守住了妇道。 诗歌塑造了一位顾全名节、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 (表面看,这是一首男女情爱之诗。) 读懂书面之言, 把握言外之意。 回归问题2、结合课本所提供的背景资料,诗人叙述这样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中唐以后,朝廷积贫积弱,藩镇割据非常严重。藩镇首领利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与朝廷对抗。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势力很强,而张籍当时是唐中央政府的水部员外郎,颇有诗名,也成为李师道准备拉拢的对象之一。 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名作。这是诗人表明自己政治态度的诗歌,实质是一首政治诗。 回归问题3,领悟诗人在诗中隐含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思 主人公:妾—— 第三者:君—— “我”丈夫:良人— 理由:节妇之节—— 张籍 李师道 皇帝(国家,国家统一) 忠臣之节 作者在诗中隐含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表面内容: 节妇对第三者的拒绝和对丈夫的忠贞! 托物 言志 比 喻 双 关 实质目的: 拒绝李师道的邀请,同时表露了自己对朝廷(国家)的忠贞! 诗歌主旨 此诗通过塑造一位节妇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政治态度,即主张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