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信”一说.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信”一说    摘要:《论语》注释的各种不同参考书对《论语?公冶长》“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一章中“信”的处理与解释多不相同,本文提出一种看法,认为将“信”释为“明白、清楚、通晓”比较妥帖,并加以论证。   关键词:论语;信;明;审   中图分类号:H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036-02   作者:王颖,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山东,威海,264209       《论语?公冶长》:“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各书对其中“信”字的处理与解释多不相同。本文就“信”字提出一点看法,给出一种解释。   魏何晏集解宋邢?m疏的《论语注疏》中,孔安国注:“仕进之道未能信者,未能究习。”邢?m正义:“‘对曰:吾斯之未能信’者,开意志於学道,不欲仕进,故对曰:吾於斯仕进之道未能信。言未能究习也。”都没有直接训释“信”字。杨树达《论语疏证》注释中,只标注“史记仲尼弟子传曰:漆雕开,字子开。”[1]亦没有释“信”之义。十三经清人注疏《论语正义》中,刘宝楠正义曰:“仕进之道,恐未能究习,故云‘未能信’。信者,有诸己之谓也。”[2]把“信”释为“有、得到”之义。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斯,指此理而言。信,谓真知其如此,而无毫发之疑也。”[3]将“信”释为“绝对相信”之义。南怀瑾《论语别裁》中释为“对这件事,我没有自信。”[4]释“信”为“有自信”。李泽厚《论语今读》中译为:“我对此还没有信心。”[5]释“信”为“有信心”。而今,为《论语》做解的通行本书,多将“信”释为“有信心”,如刘宏章、乔清举校注的全文注释本《论语?孟子》,徐志刚译注的《论语通译》等。   《论语注疏》、《论语疏证》无“信”的释义,我们暂且不议。据刘宝楠的正义,孔子要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为官之道,我还没得到”,该回答有点绝对,从情理上讲稍有不妥。朱熹的注释似乎带有“六经注我”的理学色彩。今人将“信”释为“有信心”或“有自信”似乎多带有现代人的主观理解。“信”在《论语》中共出现38次,除在《论语?公冶长》中出现1次之外,其余共37次,意义可以释为6种:其中13处可释为动词:诚信、讲信用,如:   (1)《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3)《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处可理解为忠、信、仁、孝之“信”,“人言不欺为信”,它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如:   (1)《论语?学而》:“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2)《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8处可释为动词:相信、信任,如:    (1)《论语?宪问》:“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於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2)《论语?宪问》:“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3)《论语?子张》:“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处可释为 :的确、确实、真的,见于:   (1)《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2)《论语?宪问》:“子问公叔文子於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1处可释为动词:笃信、信奉、信仰:   《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信”的“信心”或“自信”之义不见于《论语》,且《汉语大字典》亦未收录。   我们认为,此处选《汉语大字典》中“信”的第11个义项“明,审”较妥,意思是:明白,清楚,通晓。《玉篇?言部》:“信,明也。”《吕氏春秋?禁塞》:“下称五伯名士之谋,以信其事。”高诱注:“信,明也。”《国语?周语下》:“言以信名。”韦昭注:“信,审也。”《玉篇?明部》:“明,审也。”《战国策?齐策一》:“此不判寡人明矣,曷为击之!”高诱注:“明,审。” 二者同为“明白,清楚”之义。“吾斯之未能信”是否定句,其中代词“斯”代指前面的“仕”,做“信”的宾语,被前置,该句的意思是说“我对做官还没能弄清楚弄明白。”   这一章的意思是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