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生产技术与安全标志
煤矿生产技术 第一节 煤矿地质基本知识 一 煤层埋藏特征 (一)煤层的顶、底板 赋存在煤层之上的邻近岩层称为顶板,赋存在煤层之下的邻近岩层称为底板。根据岩层的相对位置及开采过程中岩层变形、垮落的难易程度,顶板可分为伪顶、直接顶和老顶(基本顶)3部分;底板分为直接底和老底2部分。 (1)伪顶——位于煤层之上随采随落的极不稳定岩层,其厚度一般在0. 5m以下。多为炭质页岩。 直接顶—位于伪顶或煤层之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移架或回柱后能自行垮落的岩层。一般由一层或数层粉砂岩、页岩、泥岩组成。 老顶(基本顶)—位于直接顶或煤层之上,其厚度及岩石强度较大、难于垮落的岩层。通常由粗砂岩、砾岩、石灰岩等组成。 4.直接底 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岩层称为直接底,常 为数十厘米厚的泥岩、页岩或粘土岩。若直接底为粘土岩,则遇水膨胀易鼓起,造成支架插底现象。有时容易影响巷道的运输和支护。 5.老底 老底位于直接底之下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下(无直接底时)常由砂岩或石灰岩等坚固的岩层所组成。 (二) 煤层的形态与结构 1、煤层形态: 一般分为三类:(1)层状煤层(2)似层状煤层(2藕节状、3瓜藤状、4串珠状)(3)非层状煤层(5鸡窝状、6扁豆状、7透镜状) 图2—3 煤层形态示意图 2.煤层结构 煤层结构是指煤层中是否含有夹石层。不含夹石层或夹矸很少的煤层叫简单结构煤层。含有较稳定的夹石层或夹矸较多的煤层则称为复杂结构煤层,且其夹矸层数、层位、厚度和岩性都变化较大。 夹石层可使煤的灰分和含矸率增加,影响煤的质量,并给采掘工作造成一定困难。 (三)煤层的厚度 煤层的厚度是确定采煤方法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根据开采技术特点,将(思考题1—1,P17)煤层按厚度不同分成: 薄煤层——小于1. 3m的煤层; 中厚煤层——厚度在1. 3~3.5m的煤层; 厚煤层——厚度大于3.5m的煤层。 在生产工作中,习惯上将厚度大于6m的煤层称为特厚煤层。 (四)煤层的产状 煤层产状是指煤层在地壳中的产出状态和位置,(思考题2,P19)产状要素就是它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煤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走向线;走向线的方向称为走向。在煤层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的线为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投影的方向称为倾向。煤层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倾角。 根据目前开采技术, (思考题1-2, P19)我国按倾角将煤层分为4类: 近水平煤层——8°以下; 缓倾斜煤层——8°~25°; 倾斜煤层——25°~45°; 急倾斜煤层——45°~90°。 二、煤矿地质构造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影 响 岩(煤)形成初期,一般都是水平或 近水平的,并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完整的;后来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使岩层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倾斜、褶皱,有的还发生了断裂或沿断裂面产生了位移,使岩层失去了完整性。这种由地壳运动造成的岩层的空间形态(如褶曲、断层等)称为地质构造。 (思考题3,P19)地质构造的形态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一)单斜构造 岩(煤)层受地质作用力的影响,产生向一个方向倾斜的形态,这样的构造形态称为单斜构造。单斜构造往往是其他构造形态的一部分,或是褶曲的一翼,或是断层的一盘。 (二)褶皱构造 岩(煤)层在地壳活动中受水平方向挤压力的作用,呈现波状弯曲,但依然保持其连续性和完整性,这种构造形态称为褶皱构造。岩(煤)层褶皱构造中的每一个弯曲为一基本单位,称为褶曲,如图2—2所示。褶曲的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岩(煤)层向上弯拱的褶曲称作背斜;岩(煤)层向下弯拱的褶曲称作向斜。在自然界中,背斜和向斜在位置上往往是彼此相连的。 (三)断裂构造 岩(煤)层受地质作用力后发生断裂,失去了其连续性和完整性,这种构造形态称为断裂构造。 断裂面两侧的岩(煤)层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裂隙或节理。 发生了明显位移的,称之为断层。 为了描述断层的性质及其在空间的位置和形态,可用如下断层要素来表示(图2一3): (1 )断层面。当岩(煤)层发生断裂,两侧岩块沿断裂面发生相对位移的面称为断层面。 (2)断盘。断层面两侧相对移动的岩体称为断盘。通常将断层面上方的岩体称为上盘,断层面下方的岩体称为下盘。 (3)断距。断层两盘对应点相对位移的距离称为总断距。断距又可分为垂直断距(上下两盘相对位移垂直距离)和水平断距(上下两盘相对位移水平距离)。 (如图2-4) 2.断层分类 按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断层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图2-5)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记忆:上盘顺其自然往下掉;特点:从上往下看,煤层无重叠。) 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关系,断层又分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态经济学 第十章 城市生态经济(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学科.pdf VIP
-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案完整版必威体育精装版.pdf VIP
- 室外雨污水管网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 VIP
- JS防水涂料施工工艺.pdf VIP
- 临床检验危急值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成人.pdf VIP
- 《电梯结构与原理》第2版习题答案.doc VIP
- 学堂在线 数据结构(上)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GB 31094-2014 防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docx VIP
- 2025年5月18日河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试》试题(含参考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