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污染控制工程_第13章 混凝
第13章 混凝 13.1 混凝机理 13.2 混凝剂和助凝剂 13.3 混凝动力学 13.4 影响混凝剂效果的主要因素 13.5 混凝剂的配置和投加 13.6 混合与混凝设备 13.1 混凝机理(1) 13.1.1 水中胶体的稳定性 1)胶体稳定性——指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具备这一特性的水体成为“稳定体系”。 这里的胶体粒子包括:1nm~1μm的胶体+ 1μm 左右的悬浮物; “长期”是相对于水在水处理构筑物内的停留时间而言的,一般给水工程1~2h。 问题:为什么在研究混凝理论时不谈“悬浮物及其稳定性”? 13.1 混凝机理(2) 2)胶体稳定性分类——动力学稳定性 + 聚集稳定性 动力学稳定性——指布郎运动对抗重力影响的能力, 粒子越小布郎运动越强,相对于 其质量的重力影响越小。 聚 集稳定性——指胶体之间不能相互聚集的特性, 其原因在于胶体粒子表面同性电荷 斥力与水化膜的阻碍作用,阻止小 颗粒胶体不能相互聚集形成大颗粒, 为动力学稳定性的存在打下基础。 由此可见,一旦破坏了聚集稳定性,也就逐步消除了动力学稳定性,水中胶体聚集脱稳,发生沉淀。这就是混凝课题的关键。 13.1 混凝机理(3) 3)胶体双电层结构模型 胶体颗粒由胶核、滑动面组成,胶核表面带负电荷,负电荷层吸引了溶解于水中的正离子,这层正离子层分隔胶核与水溶液,构成滑动面。DLVO理论,E=EA-ER0时,颗粒凝聚。 13.1 混凝机理(4) 13.1 混凝机理(5) 13.1.3 混凝机理 DLVO理论仅能解释带电荷胶体混凝机理,而不能解释水化膜等其它类型胶体的混凝沉淀问题。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水中的混凝作用主要有三部分构成: 电性中和;吸附架桥和卷扫(或网捕)。 电性中和——在水中投加电解质以降低胶粒的ζ电位,既排斥能量。 吸附架桥——高分子连接两个以上胶粒,形成大颗粒,高分子的作用就是架起胶粒之间的桥梁。 卷扫(网捕)——由絮凝剂形成的大量氢氧化物沉淀时,可以卷扫、网捕水中胶粒,共同沉淀。 13.2 混凝剂和助凝剂 本节学生自己阅读理解 习题:列表归纳各种絮凝剂的特点,表中栏目如下:名称、代号、化学式、物态、颜色、价格比较、适用条件。 13.3 混凝动力学 13.3.1 异向絮凝 异向絮凝——由布郎运动所造成的颗粒碰撞聚集。 动力学结论——颗粒粒径1μm存在异向絮凝,与温度和颗粒数量浓度的平方成正比。数学关系如下: Np=8KTn2/3νρ (15-5) 13.3.2 同向絮凝 同向絮凝——由紊流水流中与颗粒同尺度的涡流推动的颗粒间的碰撞,有利于颗粒间的聚集。数学关系如下: 13.3 混凝动力学 13.3.3 混凝控制指标 混凝——自药剂与被处理水均匀混合起至大颗粒絮凝体形成为止的工艺过程。 絮凝——脱稳胶体相互聚集过程。 速度梯度——G=(ε/ν)1/2 混凝控制指标——G 或 G T.G=20~70s-1; G T=1×104~1×105 选择控制指标的意义——混凝工艺过程反应器设计、 运行工艺参数控制。 13.4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1) 13.4.1 水温(难干预因素) 1)无机混凝剂水解是吸热反应,低温不利(5℃); 2)水温低,水的黏度大,布郎运动弱,不利于碰撞; 3)水温低,水化作用强; 4)水温低,Ph值高。 13.4.2 水的PH值和碱度(可干预因素) 1)因不同混凝剂的水解反应而异; 2)碱度影响混凝剂的水解反应; HCO3-1 + H+ CO2 + H2O 13.4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2) 13.4.3 水中悬浮物浓度(可干预因素) 1)过高,需加大混凝剂的投加量, 投加聚铝和高分子助凝剂;预处理。 2)过低,碰撞速率减小, 投加铝盐或铁盐和高分子助凝剂; 投加矿物颗粒(黏土); 直接过滤。 13.5 混凝剂的配置和投加(1) 13.5.1 混凝剂溶液和溶液配置 湿法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中小学教师胜任力的现状剖析与提升路径探究.docx VIP
- GB∕T 13861-202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应用之3: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清单【(危险和有害因素类别、伤害方式、致害物、起因物、风险情景描述、事故类别、后果与影响)】.docx VIP
- 美学 全册教案.pdf VIP
- 恒达富士WTVF-VF1电气原理图.pdf VIP
- 《九制黄精加工技术规程》(DB43T 2980-2024).pdf VIP
- 骨伤科临床常用中药外治经验方二首.pdf VIP
- GB∕T 13861-202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应用之2:危险源(物的因素)识别清单【(危险和有害因素类别、伤害方式、致害物、起因物、风险情景描述、事故类别、后果与影响)】.pdf VIP
- 国家职业标准--计量员.docx VIP
- Wistron FMD SOP to Vendor_May2018全物质揭露操作说明.pdf VIP
- 箱体尺寸自动计算表.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