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 第三讲 第三讲 儒家思想.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道德 第三讲 第三讲 儒家思想

第 三 讲 儒家思想 第三讲 儒家思想 前面几讲中,对于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儒家学说已稍有接触,本章将分别介绍 儒家的人物 儒家的经典 儒家的伦理 一、儒家的几个主要人物 (一)孔子 孔子其人,我们在上一讲中已经介绍了他的身世背景,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他的个性特点和他的学说的主要内容。 儒家人物之 孔子 1、孔子的人品与性格特点 (1)??? 积极进取的精神 孔子一生,好学不辍,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孔子的“学”,在广义上它包括了求知与修德两个方面,他自己多次申明“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也。”并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这都说明,孔子少年立志向学,毕其一生仍学而不厌,故能成就其大德风范。 儒家人物之 孔子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经14年之颠沛流离,历尽艰辛而不改救生济世之志,返鲁后依然“不怨天,不尤人”,他一面招徒授学,继续传播他的仁政德治理想,一面删《诗》订《书》,述《礼》正《乐》,修《春秋》,赞《十翼》,为中国文化奠定了经典文献的基础。 儒家人物之 孔子 《十翼》为孔子赞《易》之文,旧以为《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为《十翼》。 或曰:《系辞》上下、《说卦》上下、《文言》上下、《杂卦》上下、《序卦》上下,是为《十翼》。 儒家人物之 孔子的 性格特点 (2)中庸的风格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称赞帝尧以“允执其中”的正道将帝位传给舜,这都反映了孔子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中庸。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庸就是搞“折中主义”,就是不讲原则。对于孔子而言,这样的理解显然是不适宜的。 孔子的中庸思想与他的政治思想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他的中庸思想本身也讲究“时中”与权变。 儒家人物之 孔子的 性格特点 “时中”的意思是处理事情要审时度势,随事物的变化而处中,努力做到无时不中。他还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即一切是非取舍都以合理、合宜为标准。他既反对“过”,又反对“不及”这两种不合中道的行为。 子贡曾问他:“师与商也,孰贤?”他回答说“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贡不甘心,又问“然则师愈与?”孔子说:“过犹不及”。也就是说,太左或太右都不好,只有无“过”无“不及”的适中是可取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十分强调“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儒家人物之 孔子的 性格特点 (3)诚实的态度 孔子强调,必须以诚恳踏实的态度来对待学问和做人。他对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就是说,在求学过程中,只有不欺人、不自欺,不强不知以为知,才可能获得真知。 孔子还要求学生们杜绝四种坏毛病,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要断绝空想、武断、固执、主观这四种坏的学习态度。孔子早就以博学而成名,但他却“入太庙,每事问”,一有机会就向专家请教,以检验自己的所学是否有误。 孔子的 政治主张 2、孔子的政治主张 (1)取信于民 其一,他把民与牲畜区别开来。其二,他主张富民、教民。论语里讲过这么一段事,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其三,取信于民。 孔子的 政治主张 (2)选贤任能 孔子认为,为了对百姓负责,必须选举贤能的人担任国家大臣。鲁哀公问他怎么做就能使老百姓信服,他回答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意思是推举正直贤能的人在邪恶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信服;推举邪恶的人在正直贤能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不会信服。 孔子的 政治主张 在另外一个地方,他批评说:“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他认为臧文仲身居国家要职,却不懂得选贤举能,从这里我们知道,孔子把治理国家的希望寄托在贤人政治上,在今天看来固然是一种幼稚,但在官禄世袭的春秋时代,这种打破传统的用人主张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柳下惠不仅是个坐怀不乱的君子,而且是个济困扶危的侠义之士。 柳下惠(亦称柳下季),姓展,名获,字子禽。子禽官拜鲁国士师(掌管监狱的官)。因他居官清正,执法严谨,不合时宜,弃官归隐,居于柳下(今濮阳县柳屯)。死后被谥为“惠”,故称柳下惠。 旧小说多引用“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来赞扬男子之美德。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 裹紧,同坐了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於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 孔子的 政治主张 (3)以文明程度作为辨别贵贱的标准 在《论语》这本书中,一直存在着“君子”和“小人”之争,孔子的“君子”和“小人”有时也指因社会地位的高低而区分出来的上下尊卑,但更多的是,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