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1
中国现代史(第四册)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绩-----------------→失误:左倾错误
政治上:①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③ 1956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
经济上:①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A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②三大改造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 发动大跃进和
C人民公社化运动
外交上:①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71年26届联大恢复
②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2年中日建交
▲新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巨变及结论:
A实现了国家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
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53---1966)
(一)一五计划:(1953—1957)-------模仿苏联实行计划经济,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主要成就:⑴工业—---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建成投产 (东北)
长春一汽制造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东北);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东北);
交通运输业: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⑶工业基地形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立了华北和西北新工业基地。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材料: 毛泽东主席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上图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状况? 2、为改变这一状况采取了什么行动?
建国初期,工业落后 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底完成
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和平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足: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三)一届人大:1954
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中共八大:1956 ⑴背景:①国际:20世纪50年代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 ②国内: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国内主要矛盾的发生了变化
⑵内容: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⑶ 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前提是对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我党在经济上“左”的错误的表现、标志、原因、后果、教训。
-------→纠正------------------------→探索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形成邓小平理论
政治路线: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
--------------------------------------------------------------------------
对内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重点改革国有企业
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79年中美建交;2001年加入WTO;2001上海承办APEC;2010上海世博
错误表现:A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 发动大跃进运动 C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D 文革,左倾错误在政治上的表现)
原因:A 忽视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B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C对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