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沙龙3
中医健康沙龙 主 讲 人:高雪萍 沙龙时间:2016年3月17日 沙龙地点:张湾村卫生室 参加村民:15人 沙龙内容:小儿推拿的中医保健
一、风寒、风热感冒:
二、咳嗽、肺炎、哮喘:
三、发烧:
四、小儿胃肠病:
五、捏脊要点:
六、小儿杂症:
参加人员签名:
小儿常见病推拿方法
主讲人:高雪萍
一、风寒、风热感冒:
㈠风寒、风热感冒的区别:
?A、风寒感冒:流清鼻涕、打喷嚏、无汗、怕冷打蔫儿,或有低烧。白舌苔。
?B、风热感冒:流黄鼻涕、黄舌苔(伴有红舌尖、红舌边)、有微汗、有精神。
㈡风寒感冒选穴:
①黄蜂入洞:紧贴鼻孔下方(有一横棱),两根指头同时按揉。三岁以下100-200下,重者再戴帽子在家里玩,令头上冒微汗即可。
?②一窝风:补阳气,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揉10分钟。
?③平肝清肺:2、4指,从指根向指尖推。如有咳嗽此穴推拿10分钟。
?④⑤⑥捏脊:三捏两提,大补阳气,打通督脉。(如果不能捏脊,可换外劳宫。但舌苔黄不推或者少推。)
㈢风热感冒选穴:平肝清肺、运八卦、小清天河水
?二、咳嗽、肺炎、哮喘:
A、急性支气管炎:白、黄痰,舌红苔黄。
顺八卦10—15分钟,平肝清肺10—15分钟,四横纹10—15分钟、小清天河水10分钟,捏脊。
B、慢性支气管炎:早晚咳,早起夜间为重,自汗盗汗、反复感冒。
???逆运八卦10—20分钟,清肺、补脾各10—15分钟,四横纹10-15分钟,止汗掐肾顶7-9下,捏脊或二马。
C、久咳:久咳不愈也可以用佘健华的体穴:
??①前胸:天突穴揉100-200下,?膻中穴100-200下,分推前胸肋骨100-200下;
??②后背:风门、肺腧各按揉100-200下?分推肩胛骨100-200
?李德修当年有一小儿久咳,谁也推拿不好,李老独补脾1小时,小儿从此止咳。
D、肺炎:逆运八卦50-60分钟,清/清补大肠,清/清补脾、补肾各10-15分钟。捏脊。
E、哮喘:
?寒哮:逆运八卦、外劳宫、平肝清肺、四横纹,捏脊。
?热哮:逆运八卦、退六腑、平肝清肺、二马。
?哮喘发作时,难以排痰,可以用拍打疗法。
?感冒咳嗽3-5天后或者更久,逆运八卦10-20分、补脾、补肾各10分。
?八卦穴的功用:清肝、宽胸、祛痰、补养脾胃
?三、发烧:
低烧37-39°小清天河水(夜眠不安、舌尖红也可以平肝清肺、小清天河水(5-10分钟)
39°以上大清天河水;高烧39.5°-40°以上可以退六腑。双耳尖、大椎同时放血退烧最快!高烧不退,双臂大清天河水各15分钟。再不退,双臂沾凉水在各大清天河水15分钟。
四、小儿胃肠病:
①腹泻:
A、积食泻(包括热泻):特点是大便恶臭(酸臭有泡沫),小便极少甚至没有,或伴有发烧?。
??清大肠、同时也可以清小肠,直至恶臭减退、小便多了,马上改为补大肠!捏脊!
B、寒泻:外劳宫、清胃、天河水、清补大肠。
C、脾虚泻:?清补脾、外劳宫、平肝、四横纹、清补大肠。
D、惊吓泻:大便稀而绿,发粘。印堂山根或口唇发青(多见于6个月内婴儿)。补肾、平肝、清补脾。天河水、小天心镇惊。
②便秘:
A、?实秘(一般便秘):清大肠、下推七节骨、捏脊。
B、虚秘(长期便秘):属于无水行舟,所以不能光清大肠(30分钟),还得揉二人上马,补肾阳。“肾开窍于二阴”。即二马、清大肠、捏脊。
5.孩子虚弱,四肢冰凉、口唇无华:上三关、捏脊。
6.肾虚:孩子的生理特点是肝常有余,肾常不足。因为孩子一直都在长个儿,所以肾气不足,肾要常补。
?手法:补肾穴、揉二人上马、尿床掐肾点。盗汗掐肾顶。揉双涌泉。
?注意事项:肾顶每次掐7--9下即可,重症每天两次,孩子症状改善后即可停止。
7、不可以爱子心切,长时间按摩,反而会造成孩子气虚。每次大约3-5个穴位。
五、捏脊要点:
数量:每次‘三捏两提’—-共捏五遍,每天一次。体弱多病者,根据情况可捏7-9遍,甚至每天两次。
捏脊手法:
A、第一至三遍:从尾骨尖开始向上滚捏(或者叫擀皮)一直到大椎,提拉一两下后,双手反手向下,紧贴脊柱抹下去直到尾椎骨,开始第二次捏脊,共捏三遍。记住:到大椎一定要提拉。每一趟上去后都要用手掌从大椎处沿脊柱两侧抹下来。即从夹脊穴下来,可以平补平泻。
B、第四第五遍:从尾椎骨开始,捏起肉先提拉一下,然后开始“一、二、提!一、二、提!”即左右手各向上捻一下就要提拉一下。提拉到肋骨就不要提了,继续捻上去到大椎如前所述。一般人被提拉时会发出啪啪的响声,这就叫做“积”,所以小孩子捏脊也叫捏积。
高血压、高烧(39度、39.5度以上)的捏脊的方向是从大椎到长强,即反向捏脊。甚至沿着肋骨向两旁做八字捏脊。
体弱的孩子可以上午捏脊,晚上搓王佑三药膏,从大椎开始向下来回搓督脉,搓红搓热,尤其多搓长强穴,可起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结构化学期末复习试题15套.pdf VIP
- SY/T 6610-2017 硫化氢环境井下作业场所作业安全规范.pdf VIP
- 胸腔闭式引流管意外脱落的应急预案PPT医学课件.pptx VIP
- 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最终版).pdf VIP
- 3海港总体设计规范_培训讲义-航道、锚地分析报告.pdf VIP
-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CSG114002-2011版资料.doc VIP
- Legally Blonde Scripts 律政俏佳人(中英对照).pdf VIP
- 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2025修订稿(定稿).pdf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系列第七编侵权责任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OWASP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应用Top10安全威胁2025.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