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年来影响我们阅读的台湾作家
20年来影响我们阅读的台湾作家 作者:中国图书商报 日期:2004-7-17 台湾作家与内地读者“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始于1980年代初期一批旅居海外的台湾作家如聂华苓、於梨华、赵淑侠、陈若曦被相继介绍到内地他们充盈着思乡之愁和艺术之美的文学作品为经历了长时间封闭和禁锢的内地文坛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犹如一片神奇的新内地深深吸引了从文坛宿耄到普通读者的热切的目光。作为内地最早引进台湾作家作品的出版人之一现任南海出版公司副总编辑的张桐在回忆起当年台湾作品在首次进入内地引发巨大的轰动效应时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年台湾作家在内地的盛况真真可以用‘相见恨晚’来形容.” 据张桐介绍1985年,他负责引进台湾作家高阳的历史小说《乾隆韵事》首印十余万,甫一上市即告售罄。不久,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由老作家柯灵作序的《台湾散文选》,内地读者从此记住包括余光中在内的一大批台湾作家的名字.与此同时三毛的《撒哈拉的沙漠》、《给我一匹马》一纸风行在内地掀起了一股经久不衰的“三毛热”。1986年,梁实秋、林海音这些由内地移居台湾的老作家相继进入内地读者的阅读视野,其中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还被改编成电视剧并在内地播出,从而带动了原著的热销。与八十年代文化批判的大环境相契合,以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为代表的一批文风犀利的杂文作品亦受到内地读者的欢迎。 台湾作品真正在内地年轻人群中形成阅读狂潮当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琼瑶的言情小说和席慕容的诗歌。借助言情剧势不可挡的威力琼瑶的小说在内地风靡一时赚足了情男痴女的眼泪。至于席慕容的诗歌,张桐更是记忆犹新他回忆道为了出版席慕容的一部诗集他携带书稿专程拜访了诗界泰斗艾青老人老人读罢,对这位海峡对岸的晚辈诗人赞誉有加他笑着说:“我觉得写得很好,我老了,写不出来了。”市场证明艾青老人的判断,在诗歌热已经退潮的情况下此书开印1万册很快出现脱销面对如雪片般飞来的订单出版社不得不连夜加印。进入1990年代以后,台湾作家的作品在内地全面开花,其数量、品种均大大超过以往。 ??? 白先勇1937- 代表作:《台北人》、《月梦》、《孽子》 白先勇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融合到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之中,把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描写得非常细腻。 ??? 梁实秋1903-1987 代表作:《雅舍小品》、《槐园梦忆》、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 梁实秋在台湾文坛上被称为继胡适和林语堂之后的又一位文学大师,尤其是他散文中那深邃的哲理思想、优美动人的语言、严谨恰到好处的结构得到了无数人的称赞。看他的散文要么让人捧腹大笑要么让人低头深思要么让人泪流满襟。 ??? 谢冰莹1906- 代表作:《爱晚亭》、《情与爱的悲剧》、《女兵自传》 因为历史原因,加上谢冰莹性格耿直,以及她诸多作品中有不随潮流的言论,因而她的许多作品难以在内地与广大读者见面。当法国文学泰斗罗曼·罗兰向全世界读者推荐《女兵自传》时,内地很多读者都不知道。 林海音1918-2001 代表作:《城南旧事》、《冬青树》、《蔡家老屋》 多数内地读者最早对林海音的知晓是通过改编自她同名小说的影片《城南旧事》。除此,她还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和小说。其笔下的不少作品充满了对内地、尤其是对北京的挚爱之情。 吴浊流1899-1976 代表作:《先生妈》、《亚细亚的孤儿》、《无花果》 他是台湾近代文学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也是日据时代台湾文学与战后台湾文学的一座桥梁。他的“拍马屁的不是文学”这句话已成为台湾文学史上的一句名言。正是他的这种坚韧不屈的写作观,使他的作品不但成为台湾历史的见证,也成为研究台湾历史的珍贵素材。 钟理和1915-1960 代表作:《原乡人》、《笠山农场》、《夹竹桃》 钟理和是台湾乡土文学杰出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创作始终以自己的生活遭遇为题材,但生前一直不为人所知,直至根据他的人生遭际改编的电影《原乡人》的上映,才使全社会认识了他。 陈映真1937- 代表作:《将军族》、《铃铛花》、《山路》 在接受内地记者采访时,陈映真还谦虚地说“现在的读者可能对我不太熟悉”,但他在上海做演讲时,会场里座无虚席,其中包括不少知名的作家和教授如王安忆、严家炎、陈思和等,都冲着这位以强烈人道关怀和政治使命感闻名的台湾作家而来。尽管他作品的思想倾向我们不敢评价,但他不懈的创作,不妥协的精神,的确是值得景仰的。 琦君1917- 代表作:《烟愁》、《细纱灯》、《桔子红了》 《桔子红了》的热播使琦君再度引起读者注意。其实她的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大半是以她的家乡——浙江温州为背景;而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