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看诗题,窥诗意
* 看诗题,窥诗意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诗题则是诗歌的眼睛 古诗欣赏之 从题目入手是一种很容易掌握的方法,因为标题一般可以交代时间、地点、人概、情感倾向,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进而明了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因此,标题其实是阅读古诗进而鉴赏古诗的一个切入点。正所谓“万诗题入手,抓题作文章”。 (一)从题目可以看出写作的目的 例1、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此诗如果不看题目,很容易被看成闺阁诗。但是标题可以帮助读者明白诗的作意,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官水部郎中的张籍。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写下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例2、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看题目,我们可以知道是写给张丞相的,写给张丞相干什么呢?原来是求得功名。 这是干谒诗,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 (二)从题目可以品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3、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 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 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 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 空悲清夜徂! “倦”字揭示了全诗的思想感情。 没有一字写“倦”;但仔细一看,我们从这幅“秋夜图”中,不仅看到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还看到这些景物的目击者──诗人自己。我们仿佛看到他孤栖“卧内”,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一会儿拥被支肘,听窗外竹叶萧萧,露珠滴答;一会儿对着洒满庭院的溶溶月光,沉思默想;一会儿披衣而起,步出庭院,仰望遥空,环视旷野,心事浩茫……这一夜从月升到月落,诗人何曾合眼!彻夜不眠,他该有多么疲倦啊! 诗歌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题目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 如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从题目上看,“独”表明作者独自一人,推断情感流向是寂寞孤独。“坐敬亭山”说明要描写的是敬亭山的景色;前面写景,后面抒情。再结合诗歌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描写敬亭山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景时运用了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与寂寞。 如2004年全国卷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005年湖南卷柳宗元的《与洁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广东卷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题目里面出现了“秋思”、“寄京华亲故”、“怀归”、我们便可先理解为是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再根据诗歌内容加以印证。 再如《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 杜甫的《春夜喜雨》、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冷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王维的《九月九日甚一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诗题中的“怨、独、喜、怀、忆”,很容易让人捕捉到诗歌表达的情感意向,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把握。 “听邻家吹笙”这个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写听笙的感受的。这样对“疑有碧桃千树花”的内容意思就能有准确的理解: 以花为意象描写听音乐的感觉。笙的声音如千树天上的桃花,是何等繁缛绚丽。象征着那笙声的明媚、热烈、欢快。 (三)从题目可以推知大概内容 例4、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2002年全国卷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单从题目就很容易捕捉到诗歌的内容,写春夜闻笛,不看诗歌内容读者大体也可猜出,不是写听笛之感,就是写演奏者的技艺高超,或者是兼而有之。 2004年湖北卷《次北固山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