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下知识点梳理.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七下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学常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回忆性散文集)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主旨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重点 (1)百草园之乐:美景之乐,神话传说之乐,冬天捕鸟之乐 (2)第2段 ①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 ②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具体描写的事物 ③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 ④季节:春、夏、秋,具体事物;与冬天雪地捕鸟构成百草园四季图 ⑤修辞:拟人、比喻、排比,相应的句子及赏析 (3)第7段:雪地捕鸟,动词 (4) 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心理——猜测、无奈 (5)三味书屋:书屋环境、教书先生(外貌、神态、动作)、学习内容、读书生活 《爸爸的花儿落了》 文学常识 《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作家林海音。 2.双关语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语带双关。小说以此为题,含而不露,哀而不伤。 线索 本文有两条线索贯穿全文,一是关于爸爸爱花、对花儿的描写贯穿始末,另一条线索就是毕业典礼(时间顺序),围绕毕业典礼这一中心事件,作者采用插叙手法(回忆和现实交替),表现爸爸对女儿的关怀。这两条线索,前者是主线,后者是副线,后者起着烘托、映衬、推动的作用。 伏笔:暗示父亲病情的语句(第11、32、54、55段) 父亲的形象和“我”的成长(从哪几件事情中看出) 《丑小鸭》 启示: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课后句子理解 《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告口吻,强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背诵! 《未选择的路》:自然界道路象征人生道路,要慎重作出人生选择。 《伤仲永》 文学常识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主旨 文章以“伤”为题眼,意在表明对方仲永的“哀伤、叹惜”之情。方仲永从5岁到20岁之间,他的才能每况愈下,告诉人们: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学习是成才的关键因素。 课下注释、补充字词解释及翻译 仲永变化的三个阶段:(1)五岁: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2)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直接原因:父亲“不使学”;根本原因:受于人者不至(后天教育未达到要求) 第三段议论:通过说明“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黄河颂》 文学常识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主题 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以它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这首诗具有直白、豪迈的风格。 3.修辞:呼告(啊,朋友!)、反复(啊!黄河!)、比喻(摇篮、巨人、臂膀) 4.“望”字统领全诗 《最后一课》 文学常识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线索 以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他是小说的线索人物 形象 韩麦尔先生: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情感 小弗朗士:心理(成长变化)——情感 重点句子 课后习题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的作者是李大钊,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 1. 比喻说理 (P57 练习二)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 2. “趣味”:勇往直前的精神(P57 3-4段);“雄健的精神”:民族精神 3. 标题:因果关系,不能调换位置 《土地的誓言》 1. 呼告: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P61) 2. 修辞:排比、反复 3. 贬词褒用: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P59)“泛滥”表达激愤狂放的心情不可遏抑。 4.人称变换:由第一段的“她”变成第二段的“你”,表达情感的变化;将“土地”比作“母亲”,更加亲切。 《木兰诗》 文学常识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乐府双璧 课下注释、补充字词及翻译 木兰形象分析 背诵、理解性默写 修辞手法:顶针、互文、对偶、反复、夸张、比喻 成语:扑朔迷离、磨刀霍霍 第三单元 《邓稼先》 结构 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结构将看似形式散的内容组合在一起,表现一个主题: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