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端午的鸭蛋(四)
端午的鸭蛋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2、 诵读课文,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3、 了解端午风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有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1、 实物展示法 2、诵读法 3、合作探究法 4拓展延伸法 教 具:投影仪 教学构思:作者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用他特有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家乡江苏高邮地区的端午风俗,并且通过家乡特产――高邮咸蛋的精细介绍,表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童年生活的怀想。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善于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热情;要巧于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还要客观正确地对学生做出评价,要让学生长有所进,短有所补。 课前准备: 1、学生解决生字词和作者的简介 2、 学生搜集本地逢年过节的一些风俗、传说资料或具体实物:想想自己儿时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 3、 教师搜集作者有关的资料和写作风格:组织学生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五位学生课前准备好表演) 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大家走进《鉴宝》栏目现场。我们这期节目的主题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多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由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有人为是伍子胥忌辰的,由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的,也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的。今天参加鉴宝节目的有四位持宝人,请四位持宝人带着他们的宝物上场,大家欢迎。 1: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起源于楚国人因不舍贤臣屈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是不见踪迹,是龙舟竞渡的起源。我这只龙舟为首届屈原杯龙舟赛纪念品。大家看它的细部特征:长24.8厘米、宽5厘米、高9厘米、重120克,由红木精心雕刻而成,成为家庭收藏不可或缺之物。 2: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我这个粽子在去年包粽子比赛中获得多项专利,外形符合黄金比例,味道更是令人垂涎三尺。 3: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我这件虽普通之及,内容却道出端午节和屈原的关系。这是我国一位伟大的书法家所写,字体挺拔俊秀颇有曦之风范。 4:我这件宝物来自江苏高邮,它的母亲是土生土长的大麻鸭,经高邮人秘方腌制具备了高邮咸鸭蛋的一切优秀素质:双黄、质细而油多、有多种吃法、淡青色外壳秀气大方、鸭蛋装萤火虫好看极了!我相信我的这件宝物是夺魁的最佳之物。 (四人争吵起来) 主持人:经过专家委员会的激烈讨论,最后评定4号的宝物为本场的冠军。 (三人惊呼:WHY?) 老师:“因为汪曾祺笔下《端午的鸭蛋》就是他这个鸭蛋!我们这节课就来尝一尝端午的鸭蛋。”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为什么要先写端午节的风俗?(投影) 明确: ①、第一段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开头,介绍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又列举了“放黄烟子” 吃“十二红”这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 ②从文章思路来看,先谈端午风俗很有必要。文题为“端午的鸭蛋”,因此,首先必须先写端午风俗,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从写作手法上,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 [过渡:看来在家乡端午的众多风俗中,作者对鸭蛋情有独钟,想来它必定有什么独特的滋味令作者魂牵梦萦吧。] 2、思考:高邮鸭蛋有什么特点?为何引用袁枚的《腌蛋》、否定北京的鸭蛋?(投影) 明确:①蛋白柔嫩 、油多 、黄是通红的 “双黄蛋”(总:质细而油多) [过渡: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出汪先生的一个心愿:让高邮鸭蛋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同学们你能否用一句话替汪先生宣传他家乡的鸭蛋。(学生交流,然后进行即兴回答)] 高油,高油 高邮的鸭蛋很多油 高邮鸭蛋 谁吃谁知道 高邮 油高 鸭蛋中的大金蛋 (评出最佳语句) [过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