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 百家争鸣PPT.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复习 百家争鸣PPT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演变线索;治理思想: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 反对战争:平等博爱、热爱和平;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3)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4) 在思想文化领域,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5) 科技上,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6)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处于变革时代; ;二、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2)孔子的思想主张和贡献;思考:1.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礼的主张,为何没有人接受?;圣迹图.孔子退修诗书;;对当时的影响:;孔子思想对后世中国人的影响很大!;对世界: 汉后,对亚洲,传播先进文化; 明清后,对西方,为欧洲思想家所启发、借鉴; 当今,世界不少学者依然推崇儒学。;孟子,战国时期儒家的著名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奠基人,被尊为“亚圣”,有《孟子》为经典著作。;(1) 政治上:“仁政”思想; 材料一: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材料二: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摘自《荀子》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3、荀子;4、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特点;5、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2015年全国卷二文综第24题: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 反对进行社会改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二)道家——老庄之学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老子的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生 死 皆 逍 遥;(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3题)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荀子的思想,排除B、D项。选项A出自庄子《南华经》,原文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去影响自然,典型体现了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刍狗”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在祭祀之前,人们对它敬若神明,祭祀一结束,就被丢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慈,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主旨是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战国时期,道家学说中又产生了追求治身(养生)和治国的黄帝之学,它与老子的说统称黄老之学。(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黄老思想是西汉前期(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政治上的指导思想,是休养生息政策的思想基础。黄老政治使西汉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但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即汉武帝 “有为”的表现;1、理论来源;课堂探究1: 结合韩非思想分析为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最“有用”的思想?;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课堂探究:;6、如何评价韩非子的主张?;“兼相爱、交相利” ;(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9题)“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解析:这是墨子的话。大体意思是“看待别人国家就象自己的国家,看待别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