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侗族医学特色诊疗
侗族醫學特色診療
1.問病
問病是侗醫診斷疾病的主要手段,通過詢問發病的經過、自覺症狀。發病時的情況和發病原因,何時何地怎樣發病,先病何處,后病何處,痛的程度是一般的疼痛還是痛的難忍,痛時出不出汗,痛的部位分頭、頸、胸和肚臍上下及腳七大處。問病時必須掌握病變部位和原因。如因飲食過量,臍眼以下疼痛是犯谷米;臍眼以上疼痛是犯水、酒、魚、肉;胸口疼痛是犯酒、肉和酸。侗醫多以此作為診斷及治療的依据。
2.望診
望臉色、皮色。色澤分青、紫、白、紅、黃。臉色青是冷病;臉色黃是潮病,或是虛弱病,或是犯男人、犯女人(房事過多);臉色紫是五勞七傷;臉色紅是熱病;臉色白是虛弱病。
3.摸審
摸頭頂及皮膚發不發燒、有汗無汗、是冷病還是熱病。如為外傷,摸其有無傷筋、斷骨、錯位、錯縫。
4.切脈
侗醫診脈有八脈、兩候。八脈為平和脈、粗脈、細脈、長脈、短脈、快脈、慢脈、空脈;兩候為冷病、熱病。
5.脈象主病
平和脈:不大不小,脈來平和。平和脈是健康人的脈。
粗脈:脈來粗大有力,脈管大易于摸到。粗脈多為熱病。
細脈:脈來細弱無力,不易摸到。表示虛弱病症。
長脈:脈來飽滿而長,但又不快;脈力不大,脈管不粗。表示冷病和久病及勞病。
短脈:脈來很短,無力。表示熱病初起,或熱病將要脫體。
快脈:脈來有力很快。表示熱病或出血過多的疾病。
慢脈:脈來很慢,深沉。表示久病或暗傷勞損多年。
此外,還有三出、三轉、四八虎口脈。
(二)治療
1.治則
侗醫是根据疾病發病的原因,疾病性質及診斷來确定治療原則的。常用治則有:
熱病:眼藥退火,搜風退火,熱刮退火,洗擦退火。
冷病:發汗除寒,刮散寒气,熨熱除寒。
水病:水多的眼藥消水,發汗消水:缺水的補體補水,補血補水。
气病:補血順气,補體排气,開導消气。
虛弱病:補體補血。
毒气病:補體排毒,消水排毒,順气排毒。
2.治法
治法主要包括退熱法、除寒法、排水法、補法、刮法、攝七處。各种痧症療法和手術療法等。
退熱法
搜風退火法:包括滾蛋法和熱刮法兩种。滾蛋療法是用艾葉煎水煮蛋,在全身各個部位,以胸腹部為主,來回滾動。注意溫度要适宜,防止燙傷。熱刮法是以熱退熱,用上法藥物,煎水煮蛋,除去蛋黃將蛋白揉爛,放入銀市或銀扣,用布包好,趁熱在身體各個部位來回滾動,反复多次,滾后取出銀器,觀察顏色,紅色為火熱,藍色為風熱。
藥水擦洗法:對火熱不退者,用涼寒苦味藥物,煎水擦洗退熱。
除寒法
發散寒气:用桐油加熱后,浸泡草紙,將草紙糊在臍眼周圍。注意溫度适宜,防止燙傷。
熨熱法:用石片或布鞋底擦上桐油,置于火上加熱后,用布包好貼在腹部,冷后重新加熱又熨。注意防止燙傷。
藥浴:除寒使用藥浴。風濕骨痛,骨膜炎、骨折后期以及皮膚病等,均使用藥浴治療。
排水法,發汗法:有內服發汗和外擦發汗兩种。內服發汗,多用熱藥,如尚郎丈(木姜子)、拜亞辣蓼、生姜、紅糖煎水內服;或生姜、辣椒炒牛肉,服后臥床蓋被取汗。外擦發汗,拜亞(辣蓼)、美下孩(八角楓)、生姜煎水擦澡。
搜山法:因水引起浮腫在臍以上者,內服介戈(上搜山);浮腫在臍以下者,內服猛占岑(中搜山,即土知母);下肢浮腫者,內服巴多西(下搜山,即豆鼓葉)。排水法多用于水病,水病屬冷病范圍,采用排水法時,必須注意同時用補法。
補法
凡是因气、水、血引起的疾病,虛弱病等都用補法。可根据不同病因、气、血、水選用塊根藥物或清香、味甜肉質藥物,煮或蒸肉類服用。
刮法
刮四大筋( 龔更龔教):即刮上肢兩肘窩,下肢兩 窩。用生姜、蔥汁、酒、醋或油,用姜塊或錢幣、湯匙作刮具,刮至皮膚發紅為度。
藥刮:根据病情擬定刮藥用方,將藥煎后取汁進行刮療。順序是從上到下,只能直刮不能橫刮,以防止毒气入內。
攝七處
七處系肚臍周圍(侗語別略),頭頂正中(悶顆)、兩眉間(案郎)、左右兩耳与兩眼間近發處(阿芒學大)、鼻根(得朗)、下唇正中(得歐)、虎口(登格美牙)。醫者用指攝3~7下。肚臍處用姜蔥、野薄荷、馬蹄香搗爛加白酒輕揉。
各种痧症療法
痧症是侗醫常見病症,治療方法較多,這里只介紹常用的几种療法。
拔毛法(杜并顆):醫者檢查頭部、尋找發根下有紅點的頭發,及胸部直立的毫毛,將其拔去。如果發現較多,拔最頂上的5~7根。
刮痧法( 嚇):于胸、背、頸、四肢,用姜、蔥、醋或油、或藥物,選用其中一种或几种,在上述部位皮膚上來回刮動至皮膚發紅或紫為度。
鉗痧法(列嚇):用食指和中指彎曲,鉗住病人胸、背及上、下肢皮膚,向上輕提3~5次,或現紫紅色為度。
挑痧法(救嚇):于胸、背部尋找針尖樣大小的紅色或紫色的痧點,將其挑破。
拍痧法(賁嚇):用藥水或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