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后期吏治崩坏原因探析.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中后期吏治崩坏原因探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清中后期吏治崩坏原因探析 摘 要:清代中后期(本文概指嘉道时期),吏治日趋败坏。个中原因,无疑是复杂的。从微观层面来看,当不外乎存在于官僚队伍中整体素质的滑坡、贪婪的加剧、仕进的艰难、高官的“失察”等四个方面;而从宏观角度来讲,在皇帝、官僚、社会三个方面存在的诸多积弊与吏治的败坏同样互为因果、息息相关。由多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清代中后期吏治状况败坏的偶然性及必然性。 关键词:嘉道 吏治 崩坏 贪腐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2)05-0039-04 有清一代,自乾隆朝后期起,吏治趋于腐朽,其原因无疑是复杂的。在这复杂的原因中,既有清代乃至历代所具有的一般的、共性的原因,也有此一时期具体的、特定的原因。共性的原因多为表面的、浅层次的,而特定的原因则多为内在的、深层次的。当然,这种对比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前者的历史必然性往往大于偶然性,而后者的历史偶然性则一般又要多于必然性,但无论谁多谁少,这种必然与偶然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嘉道时期导致吏治败坏的若干偶然性因素恰恰反映了当时清朝国势下行大背景下官吏行为不法的必然走向,而在宏观历史演进中存在的官吏贪腐的客观环境及氛围,又在这一时期的具体个案中受到细微因素的规制,从而表现出与个案特点相吻合的一面。认识到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更深入地理解嘉道时期贪腐案发生的表层及深层特征、若干特殊案件发生于此时而非彼时的原因之所在、贪腐案在嘉道时期所处的位置及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状况的互动并进而探究其与清代历史走向之间的联系,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官僚素质的滑坡 嘉道时期在清代可以构成一个区别于其它各朝的整体,其时代特点显然不同于清代其余各时期。龚自珍读《春秋》论史,将其概括为衰世: 世有三等、三世,皆观其才,才之差,治世为一等,乱世为一等,衰世别为一等。衰世者,文类治世,名类治世,声音笑貌类治世。黑白杂而五色可废也,似治世之太素,宫羽淆而五声可铄也,似治世之希声;道路荒而畔岸隳也,似治世之荡荡便便;人心混混而无口过也,似治世之不议。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无才将,庠序无才士,陇无才民,廛无才工,衢无才商,抑巷无才偷,市无才驵,薮泽无才盗,则非但鲜君子也,抑小人甚鲜。当彼其世也,而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之非刀、非锯、非水火;文亦戮之,名亦戮之,声音笑貌亦戮之……徒戮其心,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然而起视其世,乱亦竟不远矣。 龚氏暗喻当时是有别于治世与乱世的衰世,并进一步指出衰世的外在特征与治世颇相类似,但在实质层面上,二者相去甚远。至于导致衰世的原因,他认为主要是人才的匮乏,龚自珍用这种夸张的笔法描述了朝野乏才的窘况,其真实想法则在于人才实际并不缺少,而在于处处受到排挤,不见容于朝廷、不见容于社会、不见容于同僚,有才者报国无门,此类人等与清廷离心离德自可想见,常此以往,则乱局不远矣! 龚自珍的看法既有他对时局的观察,又有他对自身遭际的感受,虽然未必尽然全面,但是毕竟也代表了当时部分目光敏锐的士人的心声。相对地,与部分有良知而又忧国忧民的士人相比,当时存在于官僚士大夫群体中更普遍的倾向则是道德素质的普遍滑坡,龚自珍对此也有过精辟阐述: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耻已存者寡矣!官益久,则气愈偷,望愈崇,则谄愈固;地益近,则媚亦益工。至身为三公,为六卿,非不崇高也,而其于古者大臣巍然岸然师傅自处之风,匪但目未睹,耳未闻,梦寐亦未之及。臣节之盛,扫地尽矣……士无耻,则名之曰辱国;卿大夫无耻,名之曰辱社稷……窃窥今政要之官,知车马、服饰、言词捷给而已,外此非所知也。清暇之官,知作书法、赓诗而已,外此非所问也。堂陛之言,探喜怒以为之节,蒙色笑,获燕闭之赏,则扬扬然以喜,出夸其门生、妻子。小不齐,则头抢地而出,别求夫可以受眷之法,彼其心岂真敬畏哉?问以大臣应如是乎?则其可耻之言曰:我辈只能如是而已。至其居心又可得而言,务车马、捷给者,不甚读书,曰:我早晚直公所,已贤矣,已劳矣。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疾病归田里,又以科名长其子孙,志愿毕矣。且愿其子孙世世以退缩为老成,国事我家何知焉? 龚自珍的该篇文章非常经典,首先从理论上诠释了官僚知耻的重要性以及在官场保持令名之不易,继之则形象而生动的描绘了当时存在于官员中的种种疲态或丑态。官僚们或是只知营求自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