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温室气体减量对策
後京都議定書時代的溫室氣體減量對策 標 題:後京都議定書時代的溫室氣體減量對策 產業分類:能源 產出單位:ITIS專案辦公室 作 者:尤浚達 一、前言 自從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拍攝的「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得到奧斯卡金像獎後,全球暖化一時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學界、研究單位、乃至於媒體,也紛紛提出暖化的影響與報導,致使抗暖化一時躍居當今人類共同面對的首要課題。而這排山倒海而來的檢討聲浪,直指造成全球暖化的禍首即為溫室氣體,令各國政府與大企業都不敢輕忽,也使以削減溫室氣體為目標的京都議定書,成為全球各先進國家抗暖化的重要依據,不僅對化石原料的生產製造帶來更大限制,也為一直難脫高耗能、高污染污名的基本原料產業的新增與擴建,帶來負面的影響。 京都議定書即將於2012年屆滿,而我國又非締約國,許多國內業者因而認為若拿著雞毛當令箭,嚴格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將嚴重衝擊我國經濟成長,不若等到被明確要求時再來解決;然而若依照過去的經驗,即使我國並非締約國,但若不遵守相關公約,也有遭到貿易制裁之虞,當中的分寸委實難以拿捏。此外台灣在1998年後,由於六輕新增產能的開出,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減反增,加上未來國光石化與台塑鋼的投入,若未來收到減量的要求,則幾乎不可能達成。是故在此京都議定書簽署滿十年、並剩五年效期之時,探討後京都議定書時代,我國面對全球暖化與溫室氣體減量議題的對策,並提出個人建議。 二、溫室氣體與京都議定書 所謂的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 GHG)或溫室效應氣體,係指大氣中促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成分,包括水氣(H2O)、二氧化碳(CO2)、臭氧(O3)、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氟氯碳化物(CFCs)、全氟碳化物(PFCs)、氫氟碳化物(HFCs),含氯氟烴(HC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等,其中由於水氣及臭氧的時空分佈變化較大,因此在進行減量措施規劃時,一般都不將這兩種氣體納入考慮。上述氣體部份是自然存在於大氣中,另外一些則是人為造成,因此京都議定書明訂針對CO2、CH4、N2O、HFCs、PFCsSF6等六種溫室氣體進行削減,其中對全球升溫的貢獻百分比來說,來自於石油、煤等石化原料的燃燒的CO2,由於含量較多,所佔的比例也最大,約為55%,因而受到最大關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農業活動所產生的溫室氣體CH4及N2O,對全球升溫造成的影響亦高達21%。 表一 各種人為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及對全球升溫的影響比 正由於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急遽上升,加強了溫室效應,也導致近年來全球氣溫快速上升的反常現象,是故1992年「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簽訂後,鑒於全球二氧化碳濃度仍在不斷上升,原公約減量目標普遍認為並未被會員國認真執行,而在國際上引起極大的爭議,於是形成制定具有法律力的議定書的共識;而1996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預估,若要在21世紀末將二氧化碳濃度穩定在工業革命前的兩倍(550 ppm),則目前全球排放量必須削減一半,也促成1997年12月「京都議定書」的簽訂。 京都議定書規範38個國家及歐盟(即所謂附件B國家),以個別或共同的方式控制人為排放之溫室氣體數量以期減少溫室效應對全球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附件B國家必須在2008-2012年間將該國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1990年水準平均再減5.2%。雖然如此,由於美國對議定書減量目標之達成方式存在疑慮,因此以達成目標所耗費的成本對美國經濟而言代價太高為由,於2001年退出京都議定書,使京都議定書瀕臨夭折邊緣,然而在2004年12月5日排放量占世界總量17%的俄羅斯正式批准《京都議定書》後,簽署國家排放總量達到附件一總排放量的61.6%,跨過55%的生效門檻,其影響力自此之後與日俱增,聯合國氣候綱要公約當局也因而發表聲明指出,「京都議定書自2005年2月16日起,對128個簽署國具有法律拘束力」,加上澳洲甫於2007年12月於印尼舉辦的氣候變遷會議中遞交簽署文件,使的目前全球已開發國家中,僅有美國尚未簽署「京都議定書」。 如果未能在京都議定書屆滿前制訂出新的管理機制,國際社會遏止全球暖化的努力將出現真空期,因此聯合國希望在2009年以前擬定出取代京都議定書的新條約,並說服美國、中國和印度等二氧化碳排放大國加入。因為1990年到2005年間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30%,且增長多來自於開發中國家,而二氧化碳的最大排放國-美國,又成為中國與印度的不願朝減量努力的藉口,致使京都議定書設定的目標變得越來越遙遠,因此若沒有上述國家的參與,新條約便形同虛設。雖然在美國等國的強力要求下,要制定下一階段各國刪減二氧化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