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轨道交通(全)PPT
电动转辙机 (3)道岔的作图 画道岔-1 画道岔-2 画道岔-3 画道岔-4 画道岔-5 画道岔-6 画道岔-7 画道岔-8 画道岔-9 画道岔-10 标明道岔各部分名称 2-6 车挡 轨道结构辅助设备,主要用于车站尽头线、停车线等处。 最简单的做法是在尽头线端部堆上一堆沙土、碎石等。 车挡 车挡-1 车挡-2 车挡 车挡 1.基本概念 无缝线路也叫长钢轨线路。就是把若干根标准长度的钢轨经焊接成为1000~2000m而铺设的铁路线路。 通常是在焊轨厂将无孔标准轨焊接成200~500m的轨条,再运到现场就地焊接后铺设。 第五节 无缝线路 2.无缝线路发展历程 随着无缝线路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的解决,无缝线路于五十年代得以迅速发展。德国是无缝线路发展最早的国家,1926年就开始试铺,到50年代,已将无缝线路作为国家的标准线路。到60年代已开始试验把无缝线路和道岔焊连在一起,至今大部分道岔已焊成无缝道岔。美国虽然从30年代开始铺设无缝线路,但进展较缓慢,直到70年代才得以迅速发展,以年平均铺设7590km的速度增长,最多时年铺设达到1万km。到1979年底无缝线路已超过12万km,是目前全世界铺设无缝线路最多的国家。 日本于50年开始铺设无缝线路,现已铺设5000余公里。近年来日本在新干线上采用了一次性铺设无缝线路技术。 前苏联由于大部分地区温度变化幅度较大,对无缝线路的发展有所影响,直到1956年才正式开始铺设。近十年发展较快,无缝线路已达5000余公里。 我国无缝线路从1957年开始试铺,开始时采用电弧焊法,分别在北京、上海各试铺了1km,以 后逐步扩大。后来在工厂采用气压焊或接触焊将钢轨焊成250~500m的长轨条,然后运至铺设地点在现场用铝热焊或小型气压焊将其焊连成设计长度。一般情况下,一段无缝线路长度为1000~2000m。每段之间铺设2~4根调节轨,接头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目前主要干线均已铺设无缝线路。90年代开始又开始了对跨区间无缝线路的研究和试铺工作,至今无缝线路已铺设约35336.1km。 3.无缝线路的基本特点及分类 (1)特点 与普通线路相比,无缝线路在其长钢轨段内消灭了轨缝,从而消除了车轮对钢轨接头的冲击,使得列车运行平稳,旅客舒适,延长了线路设备和机车车辆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线路养护维修工作量,并能适应高速行车的要求,是轨道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2)分类 1) 无缝线路根据处理钢轨内部温度应力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温度应力式和放散温度应力式两种类型。 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是由一根焊接长钢轨及其两端2~4根标准轨组成,并采用普通接头的形式。 放散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又分为自动放散式和定期放散式两种,适用于年轨温差较大的地区。 采用伸缩接头的放散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 2)无缝线路根据钢轨铺设长度划分为: 普通无缝线路 全区间无缝线路 跨区间无缝线路 砼轨枕 砼轨枕 因为砼轨枕不易加工,在桥、道岔等特殊地带的轨道还只能采用木枕,而其他地段则采用砼轨枕。 (3)宽轨枕 因为砼轨枕很重,轨底压应力很大,又出现了一种宽轨枕,几乎满扑整个道床,在上海火车站等处有铺设。 宽轨枕 2-3 道床 有渣道床 无渣道床 ◆ 整体道床 ◆ 板式道床 整体道床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为了免维修、减少工作量,在某些轨道结构中为了加强轨道结构强度,使用了整体道床、板式轨道——将轨枕和道床浇筑成一体的轨道结构。 现浇承轨台式整体道床 2-4 扣件 钢轨和轨下基础是不同材料的两种构件,它们之间的连接需要可靠、简单,但是要满足足够的扣压力、又要有一定的弹性。以保持轨距、组织钢轨相对于轨下基础的纵、横向位移。 木枕依靠道钉、铁垫板与钢轨相连。 砼轨枕与钢轨之间的饿连接则有不同的扣件形式可采用。 ω扣件铸钢底板 ω ω扣件橡胶轨下垫板 潘德罗扣件 2-5 道 岔 道岔是轨道部件重要的部分 道岔分成 连接、交叉和交叉与连接三种类型 (1)道岔的类型 单开道岔的组成 左开单开道岔 有害空间 有害空间 尖轨 辙岔与护轨 辙岔与护轨 (2)手动转辙机 手动转辙机 7.新奥法 定义:新奥法是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开挖面的空间约束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