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事业部五精管理示范岗创建实施方案.doc

掘进事业部五精管理示范岗创建实施方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掘进事业部五精管理示范岗创建实施方案

掘进事业部创建五精管理示范岗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行“五精”管理示范岗创建活动,扎实推进“五精”管理,实现 “一稳定、三领先”的发展目标,根据集团公司及矿精细化管理工作部署,结合部门工作时间,特制订本意见。 一、目的意义 创建“五精”管理示范岗是“五精”管理样板矿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管理终端向着人文建设、岗点建设的深化延伸,是完善细节流程管理的具体体现。通过开展“五精”管理示范岗创建活动,将进一步深化我矿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强化全员精细管理意识,大力营造“五精”管理的浓厚氛围。通过运用“五精”管理中的“毫米、秒、克、厘”管理,降低工程岗位作业流程缺陷率和不合格率,对于强化安全质量管理,减少工作失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领导小组 组长:张廷志 副组长:薛辉 张明恩 陈保刚 成员:各队队长 技术员 经营网员 组长负责掌控部门整体工作思路,宏观调控各项指标,总负责人。 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做好各项制度的制定,落实情况,听从组长安排。 成员具体负责落实组长及副组长安排的工作,各队设立一个专员,负责收集整理各项需要归档的资料,每月报经营网员一次。 三、考核内容 1、建立5E标准管理体系。“5E”标准即指每个人(Everybody)、每件事(Everything)、每一时(Everytime)、每一物(Everyone)、每一处(Everywhere),细化的静态动态相匹配的标准体系。我矿按照“5E标准体系”对工作现场的“每一人、每一事、每一时、每一物、每一处”的工作任务、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及6S行为,通过管理标准、作业标准、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成本标准等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量化到最小的单元进行管理确认,杜绝管理的粗放性和随意性,培养精细化的工作作风,使管理过程得到更严格细致和更规范的控制。通过制定岗位精细化标准,包括应知应会标准、基本行为标准、工作责任标准、工作流程标准、岗位格言警句、岗位职业道德规范、贯彻执行标准的要诀口令、本岗位综合评价考核标准等,使每个员工、每天必须做好的每项工作,具体分解量化成“最小单元”管理要素,做到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时时有标准、处处有标准、物物有标准,形成人—机—物—环的一体化。 2、按照“五精”管理要素,推广应用编码、定置、标识、看板等四项管理技术,提高现场管理的精细度。 3、开展岗位隐患排查、岗位标准操作流程确认和区域点·数管理,实现岗位管理的精准。 4、实施上岗资格确认、实际操作能力确认、现场安全环境确认、“手指口述”安全确认等确认制。 5、安全视觉建设规范到位,有各类安全标识、警示标志和安全知识宣传牌板,重要岗位设置“岗位标准操作流程牌板”、应急避险路线图、岗位操作要诀或岗位作业指导书等。 6、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和环境净化美化,“两整两清”确保动态达标。按照“五精十美”管理要求,对岗位作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文明礼仪教育。岗位人员仪表、举止、言语、日常行为、准军事化管理等方面执行规范。 四、质量标准 (一)锚网梁索 1技术规定 1.1临时支护 1.1.1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进行敲帮问顶时,所有人员必须站在永久支护下,严禁进入空顶区域,敲帮问顶操作人员应经过实操培训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 1.1.2迎头配备3根长度不低于2m的专用找顶工具(2.0m、2.5m、3.0m各1根),施工前根据迎头实际情况(巷道坡度、高度)选择合适长度的专用找顶工具进行敲帮问顶,找顶工作应由两名专职敲帮问顶工配合进行,一人找顶,一人观察顶板,找顶人员要站在有支护的安全地点,观察顶板的人应站在找顶人员侧后方的安全地点,并要保证后路安全畅通,找净帮部、顶板活矸、危岩后,及时铺设金属网、钢带、打设临时支护,将梁与顶板接实,不实处用板皮或枕木接实, 1.1.3 DWB28-30/100轻型单体液压支柱可采用井下供水系统或微型乳化液泵站供液,迎头必须配备BYY-40型单体测力仪检测单体初撑力,确保单体初撑力不小于20KN(2.5Mpa),初撑力不够时及时补液。 1.1.4临时支护最大控顶距为1800mm,支柱距永久支护之间的距离为400mm,距迎头之间的距离为600mm。若顶板岩性差或过断层及应力集中区时,锚网梁索支护不能满足安全支护要求时,采用架设TU棚支护,短掘短支,临时支护最大控顶距为1000mm。 1.1.5临时支护所用的单体、柱帽靠帮放置在距迎头15~25m处的安全地点。 1.2永久支护 1.2.1顶板锚杆必须紧跟迎头,逐排由外向迎头顺序施工,每排内锚杆必须由中间向两帮顺序施工。 1.2.2每个循环支护工作完成后,紧靠迎头的一排顶部锚杆距离迎头的最大控顶距不大于200mm。否则,必须及时补打锚杆。帮部锚杆滞后迎头距离不得超过4排,采用复合支护或煤壁松软易片帮时应紧跟迎头。 1.2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