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花鼓灯中兰花的艺术内涵
安徽花鼓灯中兰花的艺术内涵 2010年第2期 第12卷(总第60期) 淮南师范学院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2,2010 GeneralNo.60,Vo1.12 安徽花鼓灯中兰花的艺术内涵 李畅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淮南师范学院音乐系,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1安徽花鼓灯是中国汉民族民间舞蹈的典型代表,是高校舞蹈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中主要角 色有兰花和鼓架子,兰花是女角的总称,她的表演和技术水平是一台演出的重头戏,从某种程度上说, 兰花的技术标志着花鼓灯班的整体水平.运用舞蹈生态学原理.从兰花丰富的舞蹈语汇中提取规律性 的动律特征.真正领悟兰花的韵味,增强花鼓灯的艺术表现力. r关键词1安徽花鼓灯:兰花;典型特征;即兴性 『中图分类号1J722.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530(2010)02—0068一O3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秀美的淮河是中 国东部的南北分界线,这里人杰地灵,千百年来淮 河水滋养着两岸的劳动人民.由于地域的特殊性. 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别具一格的, 兼容南北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安徽花鼓灯. ? 由于安徽花鼓灯舞蹈的包容性和变通性.她既 具有南方柔美的风韵.又有北方刚劲爽朗的特点. 她表现出的舞蹈特色有时如仙鹤般翱翔.有时如雪 花般飘洒.有时如受惊的游龙,有时如轻浮水面的 柳丝.将东方女子的轻巧活泼,娇俏动人而又潇洒 豪迈的性格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 ,兰花的艺术内涵 (一)兰花的概念 花鼓灯的角色分工明确.男角称鼓架子.女 角称兰花.过去也称腊花,包头的,兰花是 小花场演出的核心人物,最具特色.她们的扮相 俏丽动人,右手执折扇,左手拿手巾,上身穿大襟彩 褂,下身穿笼裤或裙子,脚下穿花鞋,头梳独根长 辫.戴一彩绸球花.两边缀约2尺长的飘带至脸侧 部,额前系勒子,过去称遮脸羞.兰花的扇花语 汇十分丰富.仅持帕方法就有满把扣,三指提, 二指拎,一指挑等多种;扇花的表演手法更是 细腻无比.有砍,抖,颠,扔,揉,挽, 抛,遮,别,云,贴,翻,飘等40余 种.解放前,兰花都由男性扮演,脚踩衬子,(一种 木质小鞋.穿到脚掌,脚跟离地),模仿裹足女人走 路.由于穿衬子,产生了花鼓灯独特的梗,溜, 脆,摆等特点,解放后由女性扮演兰花,取消了衬 子,改穿布鞋,但她的独特风格却保存了下来,成 为我q-]~-天学习花鼓灯的主要体态动律特征. (二)不同流派的兰花 花鼓灯主要流行于淮河两岸的怀远,风台,颍 上等地,1932年至1937年,是花鼓灯的兴盛时期, 几乎庄庄有锣鼓.村村有灯班,形成千班锣鼓百班 灯的繁荣景象.每逢过节庙会,日常婚嫁等都要玩 花鼓灯,各路灯班经常聚会,竞演,为了招揽群众, 经常一比高下,便有了抵灯的习俗,为了压倒对 方.艺人们都苦练技艺,练出绝招,并结合自身的情 趣取向,身体条件和艺术修养等.形成了不同的风 格和流派.在众多的兰花流派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冯派,陈派和郑派.其中冯国佩(艺名小金 莲),他的表演洒脱大方,身姿优美,情感真切,神 态妩媚,独特的斜塔,野鸡溜,拐弯等动作极 具表现力,善于塑造大家闺秀的形象.陈敬芝(艺名 一 条线),他的表演细腻含蓄,身段优美,扇花丰 富,独创颤,颠,抖的舞蹈风格,善于塑造小花旦 的形象.郑九如(艺名小白鞋),他的舞蹈动作干 净利落,洒脱敏捷,节奏感强,他的簸箕步轻快干 [收稿日期】2010一O1—16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7--08D91) 【作者简介】~J(1982一),女,安徽淮南人,淮南师范学院音乐系助教,安徽师范大学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民间舞蹈,传统音 乐理论. 第2期李畅:安徽花鼓灯中兰花的艺术内涵 脆.别具一格.善于塑造温柔典雅的闺秀形象. 二,兰花的典型特征分析 着名安徽花鼓灯表演艺术家高倩在《安徽花鼓 灯》中将花鼓灯的舞蹈动作特点生动地概括为:重 心靠右后,走路腰晃扭,脚下梗住劲,传神靠眼瞅, 急如风,停要陡,柔里刚,刚里柔,投足举手扣节奏, 锣鼓点-7=跟脚走f.这段话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形 象地概括了花鼓灯中规律性的特征,.本文将兰花的 形态特征因子提取出来进行深入分析: (一)兰花的身段三掉弯 三道弯是一种特定的舞姿.特指在舞蹈动作 中头,胸和腰与臀,胯和腿以逆反方向呈S型的形 态.三道弯是东方舞蹈的典型审美特征. 1,重心靠右后 这是静态的三掉弯,由于过去脚踩寸子, 脚跟离地,在做各种造型亮相动作时,为了保持身 体平衡,必须小腿发力,膝部,两腿靠紧,腰部不能 放松.上身重心向右后倾斜,如单凰展翅,水中 望月,斜贴扇等舞姿,是胯与腰左右横移,重心 在半脚掌上,整个造型呈挺拔向上的曲线造型即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