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皇会半副銮驾的象征意义
doi:10.3969/j.issn.1002-2236.2013.03.001皇会半副銮驾的象征意义*郭平(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天津300072)摘要:从文化遗产的视角来看,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未必鸿沟横亘,因为人类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普适的价值。在庞大的妈祖祭祀圈中,中国北方的天津以皇会大典这种独特的民间文化形式,诠释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天人合一理念。祭祀仪式中的半副銮驾,是从宫廷走进民间的华丽器物,三百余年历史过去,銮驾本体及其象征意义发生了世俗化的变异,成为多元的符号谱系。在精神层面和艺术层面,折射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祈福文化。关键词:妈祖信仰;皇会祭典;半副銮驾;象征意义中图分类号:K8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236(2013)03-0004-05皇会是庆祝妈祖诞辰的一种祭祀大典,是中国北方码头城市天津独有的民间文化。皇会生成、发展和流变的过程,与地域民众文化性格的形成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历经数百年传留下来的皇会文化遗存中,半副銮驾具有极为独特的遗产价值。其宝贵的文物价值自不待言,器物本身还凝聚着深厚的精神、文化和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宫廷器物在民间使用、保护和传承的漫长历史,折射出大传统与小传统、精英艺术与民间审美、制度化宗教与民间信仰之间杂糅并处、相互包容的关系。在这种关系的交替作用下,半副銮驾经历多次建构,成为拥有多元象征意义的符号谱系。古代帝王彰显威仪,所设仪仗用具和出巡乘坐车辆、轿辇,统称为“銮驾”。仅有仪仗而无车辆、轿辇,民间俗称“半副銮驾”。銮驾分“帝驾”(又称武驾,为皇上所用)、“后驾”(又称文驾或彩驾,为皇后、嫔妃娘娘所用)。目前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保存的“半副銮驾”属于后驾。明代挂甲寺村为天津卫四官庄(大孙庄、小孙庄、郑庄子、杨庄子)之首,统辖四十八村,所得钱粮税赋世供皇宫后妃娘娘所用,俗称娘娘的“胭脂粉地”。明末崇祯时期(1628—1644年),全国大旱,唯有海河两岸连年丰收,村民历年纳贡,无缺无欠,因而受到后妃娘娘的赞赏,亲赐“半副銮驾”以示恩泽。村民们将半副銮驾保存在挂甲寺大庙内,逢年过节将其请出摆放、祭拜,以表达敬仰之情和荣耀之感。《周易·系辞上》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1](P563)然而,道与器通常是统一的关系,道在器中,理寓物内。道与器如何统一?象征便是以器喻道、藉物明理最常用的手法。半副銮驾最初作为宫廷的仪式性器物,是国家意识和礼制的象征。被分赐到挂甲寺村之后,成为村民顶礼膜拜的精神性器物。及至与法鼓相结合,并形成老会组织,则回归为仪式性器物。所不同的是,銮驾设摆或展演的仪典场合彻底转换为热闹而喧哗的民间了。一、精神层面的象征意义中国古代的“道”基本上以儒学的理论为基础,融会儒、道、阴阳五行思想的“天人合一”的“道”,[2]其多元性在由皇权仪仗、佛教法器和民间吉祥物相结合而渐成的半副銮驾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津门妈祖诞辰祭祀大典中,有四五十种上千道民间花会组织表演助兴。清代康乾时期数会受过皇封,祭典逐渐以“皇会”相称。法鼓是其中最为重要和丰富的花会门类,各会均设有仪仗执事和五种乐器,分别称为文场、武场。但是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庆音老会的半副銮驾通常只设摆,不行会,民众仅可以远距离观瞻。一旦参加行会,会员统一着装,态度恭谨,姿势端正。不可喧哗,不可嘻笑,也不可有吸烟等不庄重的举止。在有据可查的最后一次皇会大典中(1936年),半副銮驾被排列在众会之前。出会*[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转型期天津皇会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BG073。4时,全套仪仗执事和乐器,按照中国传统的五方观念,设摆成阵形,整体空间讲求对称、平衡的美感:以大鼓鼓箱为中央,乐器和仪仗道具,分列于东、南、西、北四方。鼓箱后大纛旗压阵,鼓箱前钹、铙、铛子、镲铬呈八字排开。鼓箱子两翼,分列半副銮驾和辅助器具:七星灯(一杆)、九曲黄罗伞(一对)、金瓜斧钺朝天镫(各一对)、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各一对)、蝠元扇磬茹艾方(各一对)、日月龙凤扇(两对)、硬对(一对)、软对(一对)、高照(一对)、气死风灯(一对)、门旗(一对)等,手旗和挑子灯分列周围。按行会时行进方向来看,门旗开路,大鼓处于殿后的位置;文场分列武场两翼,前呼后拥,庄严威武。场面有如古时君王登朝上殿的情形,折射出君权至上的思想。仪仗器物中,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属佛教八宝,是符号化的器物。前四宝安置在鼓箱子四角的鼓球上,打鼓佬右手是轮,螺、伞、盖依次按逆时针顺序排列;后四宝列在执事队伍中。轮,本为车轮,佛家将经中“大法圆转,万事不息”之说附会其上,寓意永不停息;螺,海螺是古印度的吹奏乐器,能传“妙音”,而佛经上又有“具菩萨意,妙音吉祥”一说,所以螺成为“法螺”;伞,因为伞的圆径大而锦幅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