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对百草枯的抗性检测.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杂草对百草枯的抗性检测

Szigeti(2005)使用数据库分析,在拟南芥基因组中分离到了一个类似大肠杆菌PotE转运体的同源基因AtPotE,它能被百草枯诱导,同时其表达丰度在抗性植株中比敏感植株中高很多。 来源于人苍白杆菌的膜转运蛋白PrqA,在转基因大肠杆菌和烟草中均被表现出有百草枯的抗性。 Jori(2007)通过比较百草枯处理后抗性型和敏感型加拿大飞蓬中mRNA的表达的差异,发现两种仅在抗性生物型中表达的的EST片段,分别与EmrE、CAT4的氨基酸同源性达到98%。 使用转运体抑制剂和百草枯同时处理抗性型莴苣和加拿大飞蓬后,抗性生物型产生严重药害,抗性被破坏。 1.2 抗性植株对百草枯运输的限制作用 抗性植物通过将百草枯隔离到液泡等代谢不活跃的细胞区域内,实现限制百草枯在植物体内的输导作用,从而降低百草枯对植物的损害。 限制隔离 用百草枯处理Lolium rigidum抗性和敏感型植株的部分叶片,发现抗性生物型能有效的限制百草枯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大部分百草枯被限制在已处理的叶片中。敏感型未处理叶片中的百草枯是抗性植株的9倍,转移到未处理植株的根部的百草枯是抗性型的植株的2倍。抗性植株限制百草枯的输导在Erigeron philadelphicus,E. canadenisis,C. bonariensis,Hordeum glaucum,植物中也得到了证实。 代谢隔离 NormanFurest,1997对加拿大飞蓬细胞内百草枯的分布及含量变化研究发现,百草枯处理1个月后抗性生物型细胞内百草枯含量没有降低,但叶绿体中已经不含任何百草枯,检测显示97%的百草枯存在于细胞质和液泡部分。 1.3 相关性酶的作用 抗氧化酶系统与百草枯的抗性密切相关 许多研究百草枯抗性的实验都测定了POD、APX、CAT、SOD等抗氧化酶。 1983,在小球藻中证实了SOD有拮抗百草枯的毒害的作用。 1986年,最早研究抗性杂草时就发现抗性生物型中SOD含量比敏感型高。 1993年,在韩国小飞蓬中SOD对百草枯有很高的抗性。 Turcsanyi(1998)研究百草枯作用下,小飞蓬抗性生物型和敏感生物型植株内APX,谷胱甘肽还原酶,CAT,SOD的活性变化,实验表明抗性植株体内除谷胱甘肽还原酶之外,其他酶活性均显然高于敏感型小飞蓬。 Harper(1978)以黑麦草为试验材料,指出百草枯抗性生物型的SOD、CAT、APX活性高于敏感生物型。 Gressel(2000)用亚致死剂量百草枯出处理野塘蒿抗性生物型6h后,野塘蒿体内SOD、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明显提高,并在24h达到最高值,而且这些酶的变化使野塘蒿对抗百草枯的抗性增强2.5-3倍。 1.4 光照影响杂草对百草枯的抗性 Soar(2003)分别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研究了抗性生物型和感性生物型杂草对百草枯的传导和运输情况,发现在光照作用下,抗性型杂草对百草枯的运输显著低于敏感生物型。 受药害的小飞蓬,抗性生物型在光照中得到恢复,且光照强度的增加对叶绿素荧光的恢复作用非常明显。 1.5 杂草对百草枯的抗性遗传 长期大量的使用除草剂,通过自然选择产生了许多对除草剂具有抗性的遗传变异物种,百草枯的抗性遗传也在相关文献中提到。 Wakelin和Preston(2006)的研究中用百草枯处理大麦草抗性型和敏感型种群的杂交F1代,与父母本相比F1均表现出中等抗性。他们的F2代分离比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1:2:1),F1与敏感种群回交的分离比1:1(中抗:敏感),表明杂草对百草枯的抗性由一个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 2 杂草对百草枯抗性的检测 根据百草枯的药效作用机理和抗性杂草对百草枯的抗性机制,综合杂草抗性检测技术,我想从一下几个方面介绍杂草对百草枯抗性的检测方法。 2.1 整株水平测定 一般所使用的方法为Ryan法 (1970) , 该法简便易行。具体方法为: 首先从怀疑有抗药性杂草生物型和从未使用过除草剂的田块采集杂草种子, 按小区大田播种或温室盆栽, 在播后芽前或苗后进行常规施药处理。药剂设置不同浓度梯度, 通过测定不同剂量下杂草的出苗率、死亡率、叶面积、鲜重、干重等指标, 与对照比较, 以确定抗药性水平。 2. 2 器官或组织水平测定 培养皿种子检测法。这种方法是把催芽的杂草种子放在加入药剂的琼脂平面或浸药的滤纸上培养, 通过测定发芽率、主根长、鲜重或干重等指标鉴定抗药性。此法相对快速、廉价、可靠, 尤其是对大量杂草种群的常规抗药性检测非常重要。如, Letouze A等 ( 1997) 、MossSR等 ( 1999) 建立的用以检测禾本科杂草抗药性的方法。 2. 3 细胞或细胞器水平测定 叶片叶绿素荧光测定法。荧光反应被称为光合作用的探针。 方法有 T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