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染病肝吸虫
寄生虫感染性疾病 寄生虫感染性疾病 一、原虫病: 疟疾、非洲锥虫病(昏睡病)、美洲锥虫病 (CHAGAS病)、利什曼病(黑热病)、弓形体病、隐孢子病、贾第虫病、阿米巴病、肠原虫病、巴贝虫病、毛滴虫病等。 二、蠕虫病: 绦虫病、血吸虫病、肝、肠和肺吸虫病、线虫病、丝虫病、姜片虫病、钩虫病、蛔虫病、旋毛虫病、蛲虫病、等。 肝 吸 虫 病 (华支睾吸虫病) clonorchiasis 概 述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随食用未经煮熟的淡水鱼或虾感染人类,并寄生在人体肝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其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肝肿大、上腹隐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胆管炎、胆结石以及肝硬化等并发症。 以东南亚地区为多,我国以广东潮州地区为多,我省以大安、镇赉等习惯食用生鱼的地区为多。 病 原 学 华支睾吸虫成虫外形似一粒葵花子仁,呈扁平状,色褐红,大小为10~25mmX3~5mm。雌雄同体,有口、腹吸盘各一个。 虫卵很小,壳厚呈棕黄色,上端有小盖,下端有一小结节,内有一成熟毛蚴。 从感染囊蚴到成虫成熟排卵约需1个月左右。成虫在人体的寿命可达20~30年。 病 原 学 成虫寄生在猫、犬、猪等动物和人类的肝内胆管中产卵后入肠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源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所吞食孵化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寄生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或虾)体内在肌肉中发育成囊蚴随未煮熟的鱼虾进入人体内胃酸及胰蛋白酶使囊蚴脱壳幼虫在十二指肠逸出进入肝胆管或进入腹腔侵入肝脏寄生在肝的中、小胆管内发育为成虫。 流 行 病 学 1、传染源:已感染华支睾吸虫的人和哺乳动物,如猫、狗、鼠、猪等。 2、传播途径:食用未煮熟或生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或虾。 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与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 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 幼虫寄生在肝胆管发育成虫随着数量的增多使胆管发生病理改变 1、胆汁淤积:壁增厚胆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使胆管阻塞。 2、胆管扩张:胆管呈圆柱样或囊状扩张。 3、肝硬化:周围肝细胞受压变性坏死胆管周围纤维化浸润肝小叶。 4、继发性疾病:继发细菌性胆管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等。 .肝 肉眼观,肝轻度肿大,尤以左叶为著,严重时在左叶被膜下即可见到因成虫机械阻塞而扩张的胆管分支,可能因左叶胆管较平直,易被童虫侵入之故。切面见肝内大、中胆管呈不同程度扩张和管壁增厚,胆管的直径可达3~6mm,壁可厚达0.5~3mm 肝内胆管扩和,胆管上皮细胞呈不同程度增生,严重者上皮向管腔内呈乳头状增生,并可在粘膜下见多量的增生腺体,形成腺瘤样结构 临 床 表 现 起病缓慢,潜伏期1~2个月。 1、轻度:常无症状。轻度乏力、食欲不振或腹痛。大便可检出虫卵。 2、中度:头昏、失眠、乏力、精神不振、心悸、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上腹饱胀、腹泻、肝区隐痛,肝大,有压痛和叩击痛。 3、重度:表现急性起病,潜伏期短,10~26天。寒战、高热、为弛张热,食欲不振、厌油、肝大伴压痛,轻度黄疸,为梗阻性黄疸,时有胆绞痛,少数有脾大。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数周后进入慢性期。 4、反复感染: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门脉高压、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肿大、腹水、黄疸等。 并 发 症 1、胆囊炎:常见 2、胆管炎:常见 3、胆石症:常见 4、肝硬化:严重 5、胰腺炎:少见 6、胆汁性肝硬化:少见 7、原发性肝癌或胆管上皮癌:少见 实 验 室 检 查 1、寄生虫学检查 粪便检虫卵:直接涂片、沉淀集卵法、醛醚法、氢氧化钠消化法。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虫卵:提高检出的阳性率。 2、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0%~40%。慢性患者轻度增多,5%~10%。 3、免疫学检查:辅助检查方法。 *皮内试验阳性率92%~95%。 *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阳性率85.3%~93.9%。 4、其他方法:彩超、CT和MRI。 诊 断 1、流行病学资料:饮食习惯,生活习惯。 2、临床表现:慢性消化道功能紊乱,肝左叶增大、神经衰弱、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