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中国油气勘探过程
中国主要油气田分布图 报告”,1983年3月12日国务院批准这一报告 一、塔里木油气区 根据盆地基底起伏可划分为“三隆四坳”,三隆即塔北隆起、中央隆起(含巴楚隆起、塔中隆起和塔东低隆三个次级隆起)及塔南隆起; 四坳即库车坳陷、北部坳陷(含阿瓦堤凹陷、满加尔凹陷和英吉苏凹陷及孔雀河斜坡)、西南坳陷和东南坳陷。由于多起构造运动,隆起和坳陷有过多次转移和变迁。 一、塔里木油气区 自50年代开展油气勘探以来,塔里木油气区有6次重要的突破: (1)1958年在盆地北部的库车坳陷中侏罗统发现依奇克里克油田 (2)1977年在塔西南坳陷上第三系发现柯克亚油气田 (3)1984年在塔北隆起奥陶系不整合面发现雅克拉油气田 (4)1987年在塔北隆起三叠系发现轮南低幅度背斜油气群 (5)1989年在塔中隆起发现奥陶系高产油气藏 (6)1991年在塔北隆起发现白垩系-下第三系凝析油气富集带 二、吐哈油气区 吐哈盆地面积5.3×104km2,是一个多旋回复合型含油气盆地。石炭系-下二叠统的海陆交互相碳酸盐岩、上二叠统-三叠系发育的湖相泥岩和中、下侏罗统煤系及湖相泥岩,构成了三套烃源岩系,形成下、中、上三个含油气系统。吐哈盆地在区域构造上可划分为吐鲁番坳陷、了墩隆起和哈密坳陷三个次级构造单元。 60年代初,为支援大庆会战,吐哈盆地油气勘探暂告停顿,直至1983年重新勘探,停了近20年。 二、吐哈油气区 1989年元月五日,对台参1井侏罗系试油,获日产油35m3,产气4145m3,发现了鄯善油田。 1989年5月,托参1井在三叠系喷油,日产油40m3,从而发现了伊拉湖含油构造。 1991年2月,成立吐哈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指挥部。 1990-1992年集中钻探,基本探明丘陵、温吉桑油气富集带6个油气田,即丘陵、温吉桑、丘东、巴喀、米登、膳勒。 1993年10月,在葡北构造上的葡北1井获高产油流,日产油140m3,气33617m3,发现葡北油田。 二、吐哈油气区 1993年12月,又在神泉背斜上的神1井,获日产54.8m3,气15800m3,发现了神泉油田。 1994-1995年,基本探明红台、神泉、葡北、恰勒坎、红南、玉果、吐鲁番、连木沁等8个油气田。 1996-1997年,集中钻探稠油带,探明控制吐玉克、玉东及鲁克沁含油构造,探明稠油储量3512×104t。 托克逊凹陷钻探井8口,哈密坳陷钻探井7口,都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准噶尔油气区 50年代后期发现克拉玛依油气区后,即进入油田开发调整时期。60-70年代由于支援我国东部油田的建设,盆地勘探工作停顿了近2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决定加强勘探工作。20年来,在扩大盆地西北缘,开展东部和腹部沙漠区以及南缘三个方面勘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新进展。 一是初步探明了盆地西北缘“推覆型”复式油气区的含油规模。 二是盆地东部发现了新的含油气区。 三是盆地腹部找到了一批新油气田,盆地南缘发现高产气藏。 四、柴达木油气区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处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面积12.1×104km2。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内陆中、新生代断坳复合的含油气盆地,形成了以侏罗系为油气源的北缘断块带,以第三系为油气源的西部坳陷区和以第四系生物气为气源的东部新坳陷区。 柴达木盆地自1954年有计划的开展勘探至今,大体上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4-1959年):区域展开,首先发现油泉子油田,继而发现冷湖高产油田。 四、柴达木油气区 第二阶段(1960-1966年):发现浅层裂缝型高产油田和第四系高产气田。 第三阶段(1967-1976年):坚持勘探与开发。 第四阶段(1977年以后):深层勘探与全面展开。 五、河西走廊油气区 位于北祈连加里东褶皱带与阿拉善地块的过渡带,自北而南可分为阿拉善地块、台缘断陷带、走廊坳陷带和北祁连褶皱带,勘探范围50×104km2。已证实含油的盆地有酒西、酒东、民和及潮水盆地。河西地区的油气勘探大体经历了三次高潮,发现了几个中小型油气田,但未能取得大的突破。 第一次勘探高潮是1958-1962年。先后在酒西盆地发现下第三系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及鸭儿峡志留系潜山油藏。在民和盆地发现上侏罗统的虎头崖、海石湾小油田。 五、河西走廊油气区 第二次勘探高潮是1983-1988年。花海盆地的花深1井,在白垩系获低产油流;酒西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