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稳恒电流复习资料
第九单元 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 (q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微观表达式 I =nqSv(q、v、n分别为自由电荷的电量、定向移动速率、单位体积数目;S为导体横截面积)
⑷单位:安(A),1安=1库/秒
⑸方向:跟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是标量。
例题1:电解液中,正电荷和负电荷相向运动,t时间通过某一截面的电量都是Q,则电流为多少?
⑹测量:电流表串联,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
2.电压:导体两端的电势差
单位:伏特(V)
3.电阻
⑴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⑵单位:欧姆 (符号?)
4.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⑴公式:I =
⑵适用范围:纯电阻用电器
⑶含义:
R 一定时 I ∝U,I 一定时 U ∝R,U 一定时 I ∝ (R与U·I 无关)
⑷图像:
在R 一定的情况下,I ∝U,所以I —U 图线和U —I 图线都是过原点的直线,且R =,所以在I—U 图线中,R =cotθ =,斜率越大,R 越小;在U —I 图线中R =tanθ=k,斜率越大,R 越大。(tanθ=k成立的条件是两坐标轴选取的比例线段一致)
5.电功
⑴定义:当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电场力对自由电荷做功,在一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简称电功
电功是标量。
⑵物理意义:描述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⑶公式:W=UIt=qU=Pt (普式)
W=I2Rt=·t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④单位:焦耳(J) 千瓦时(kWh) 1kWh=3.6×106 J
6.电功率
⑴定义:电流所做的功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⑵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⑶公式:P==UI 纯电阻电路P==I2R
⑷单位:瓦特(W) 1kW=1000W ⑸额定电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
实际电功率(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功率)
⑹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P入= P电
P出= P入- P热
η(效率)= P出/ P入(100%
二.电阻的串联与关联
③
④P=P1+P2+P3
并联电路:
两个基本特点:①U =U1=U2=U3= … =Un ②I =I1=I2= … =In
三个重要性质:①
②IR =I1R1=I2R2= … =InRn= U (I ∝)
③PR =P1R1=P2R2= … =PnRn= U 2 (P ∝)
④P=P1+P2+P3
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
并联电路有分流作用:电阻越小分流越大。
1.关于串并联电路的电阻
几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总电阻R总=,两个电阻R1、R2并联,总电阻R总=,并联电路的总电路总小于任一支路电阻;某一支路电阻变大,其他支路的电路不变,总电阻必变大,反之变小; 并联支路增多,总电阻变小,反之增大。
2.短路和断路
⑴短路是指两源两极或用电器两端点由导线连通。
⑵断路是指电路中某两点间无电流即电阻无穷大。画等效电路时可把它们摘除。
3.关于复杂电路的简化
在复杂电路中,当导体间串并联的组合关系不很规则时,要进行电路的简化。
化简的基本原则:
①理想的电流表可视作短路;②理想的电压表可视作断路;
③两等势点间的电阻可省去或视作短路;④无电流支路可去除;
⑤理想导线可任意长短。
基本方法:节点法
步骤:1、在电路中的所有节点处标上字母(无电流表时,电势相等的点标记为同一字母;有电流表要标为不同字母---为了简化后电流表的复位)。
2、选择一条回路通过所有标记的字母。(注意不能重复)
3、把这条回路水平的画好。
4、把缺少的元件复位到相应的节点间(字母间),电路的关系就清晰可见了。
4.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A B C
①限流作用(限压作用):A
电流变化范围:E/R~E/(R0+R)
R上电压可调范围:ER/(R0+R)~E
具有部分分压作用(缺点:调节范围小)
②分流作用:B
③分压作用:C
R上的电压调节范围为0~
【例1】如图电路由8个不同的电阻组成,已知R1=12Ω,其余电阻阻值未知,测得A、B间的总电阻为4Ω,今将R1换成6Ω的电阻,则A、B间的总电阻为_____Ω。
【例2】阻值较大的电阻R1和R2串联后, 接入电压U恒定的电路, 如图2-12所示。 现用一电压表依次测量R1与R2的电压,测量值分别为U1与U2,已知电压表内阻与R1、R2相差不大,则:
A.U1+U2=U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 找果子的刺猬.ppt
- 三上,数学思维训练5.pptx
- 三下4.4磁极的相互作用.ppt
- 三上数学《测量》单元复习PPT.ppt
- 三位数乘两位数优质课6.ppt
- 三上三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ppt
- 三兴-点亮小灯泡.ppt
- 三体系整合文件表格二.doc
- 万用表装配与调试 说课课件.ppt
- 七年级数学 多姿多彩 的图形 配动画.ppt
- 第二课:电化学储能的组成与基本概念.docx
- 2025年与人工智能同行报告-英敏特.docx
- 2025年转型中的中国汽车产业对技能发展和职业培训的挑战研究报告-大众汽车中山大学.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不同质量单位的含义和关系》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常用的秤和常用的质量单位》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大家都来称一称》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分米和千米》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与数量关系(一)》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经过多长时间》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