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酶工程宝典
酶工程宝典 本文由huojia2006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酶工程宝典 生物工程专业专用 1.酶: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大分子物质,包括蛋白类和核酸类。 2.酶工程:利用酶学、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化学工程有机结合二进行酶的生物合成、分离纯化、分子 修饰的一项生物工程技术。 3.酶的发展史:(1)原始期:4000 多年前,夏禹,酿酒;(1)近代酶制剂,真正开始于 19 世纪,应 用先例:淀粉酶;(3)现代酶制剂工业:1949,日本,深层发酵细菌α-淀粉酶发酵生产,揭开 序幕;1982,切克发现核酸类酶。 4.酶工程发展史:(1)酶的发展史;(2)现阶段又增添了多项技术:a,固定化酶:酶与载体结合,呈 水不溶性状态,而仍具有催化活性的现象;b,固定化菌体:为了省去酶分离纯化的过程,在固定 化酶的基础上出现的技术;c,固定化细胞和原生质体:包括固定化细胞和增值细胞。 5.酶的生产方法:(1)提取分离法:采用各种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从动植物组织、器官、细胞或微生 物细胞中将酶提取出来,再进行分离纯化的过程;(2)生物合成法:利用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 胞的生命活动而获得人们所需要的酶的技术过程。(3)化学合成法:1965,结晶牛胰岛素等。 6.酶工程应用情况:(1)在医药方面的应用:酶诊断,药物制造,治疗疾病,分析检测等;(2)在食 品方面的应用:制糖工业,啤酒发酵,食品保鲜,乳品工业,食品制造,果蔬加工等;(3)在轻 工业方面的应用:原料处理,轻工业 产品方面的应用,加酶增加产品的效果;(4)在畜牧业生产 中的应用:加酶饲料,饲料青贮等;(5)在能源开发方面的应用:乙醇生产,氢气制造,生物电 池;(6)在环保方面的应用:水净化,处理白色污染,废气,废油,环境监测;(7)在生物技术 领域的应用:除去细胞壁,分子切割,拼结。 7.酶催化作用特点:(1)专一性:绝对专一、相对专一。锁钥学说:酶与底物镶嵌结合;诱导契合学 说:酶受底物诱导发生构象变化而结合;(2)高效性:10 ~10 倍;(3)条件温和。 8.酶的命名与分类:命名: (1)推荐命名:底物名称+催化反应类型;(2)系统命名:包括作用底物、 作用基因、反应类型。分类:(1)蛋白类酶:氧化还原、水解、聚合、异构、转移、连接或合成 酶;(2)核酸类酶:a,分子内催化的核酸类酶:自我剪切酶、自我剪接酶;b,分子间催化的核 酸类酶:作用于 DNA 的核酸类酶,作用于 RNA 的核酸类酶,作用于多糖的核酸类酶,作用于氨基酸 的核酸类酶。 9.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1)底物浓度;(2)酶浓度;(3)温度;(4)pH 值(5)抑制剂;(6) 激活剂。 10.酶活力测定:(1)方法:化学、光学、气体法;(2)步骤:a,选择适宜底物及一定浓度;b,确 定反应条件;c,确定酶催化反应的时间;d,终止反应。(3)固定化酶的活力测定:与水不溶性 载体结合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起催化作用的酶。方法:a,振荡测定法;b,酶柱测定法;c,连续测 定法。 11.动植物细胞的培养条件及控制:(1)植物:a,工艺流程:植物体的选择与处理→植物细胞的获取 →细胞悬浮培养分离纯化;b,条件控制:培养基、温度、pH、溶解氧、光照等控制;前体的添加。 (2)动物:a,培养基:11 种氨基酸、V 、无机盐、葡萄糖、激素、生长因子的添加;b,培养条件: 36.5℃、pH 7-7.6、渗透压:700-750KPa、溶解氧。 12.酶生物合成的原理:以中心法则为理论基础,经过预先设计,通过人工操作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而获得所需酶。 13.常用产酶微生物:(1)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2)放线菌:链霉菌;(3)真菌:米曲 霉、红曲霉、黑曲霉、青霉等;(4)酵母菌:啤酒酵母、假丝酵母 14.高产菌株的选育原则:(1)自然选择法;(2)物理化学诱变法:选用多种诱变方法处理,在较高 死亡率情况下,诱变效果才会好;(3)根据代谢的调节机理,选择酶的高产突变株:a,添加诱导 康 婷 ( 中 国 ) 集 团 康 婷 生 物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 考 试 中 心 ★ 荣 誉 出 品 2005-05-17 酶工程宝典 生物工程专业专用 剂;b,降低阻遏物的浓度;c,利用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特征;d,抗终产物阻遏;e,抗分解代谢物 阻遏。 15.发酵条件及对产酶的影响:(1)温度:细菌 37℃,真菌 28-32℃;(2)pH:细菌放线菌 6.5-8.0, 霉菌、酵母菌:4-6;(3)溶解氧:氧的传递:(空气→溶解氧→透过细胞膜进入原生质→参与细 胞生化反应;(4)搅拌:与溶解氧气浓度与控制温度有关;(5)泡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