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社会工作 讲稿 讲义第二章.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个案社会工作 讲稿 讲义第二章

个案工作 课程讲稿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 个案工作的价值体系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个案工作具体的专业价值与专业伦理。 2.熟悉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和伦理原理。 3.了解个案工作价值观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知识点: 重点: 社会工作与哲学的关系;社会工作价值、社会工作的价值冲突的含义与内容 难点: 基思—卢卡斯关于社会工作的基本精神的具体内容;西方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工作价值的具体表现;举例说明社会工作价值冲突与解决冲突的原则 方法及手段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过程) 改进设想 第二章 个案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哲学基础 一、社会工作的三大精神支柱 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的宗教慈善事业,随着西方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而发展。新教的改革运动,文艺复兴和社会改革运动就产生了一些思想文化观念,如:人道主义 实证主义 乌托邦理想观念等对社会工作影响深远,促使社会工作从最初的宗教慈善施舍怜悯式的助人发展成为一中以人为本的专业化的制度性助人,这些思想观念逐步成为社会工作哲学的深厚的思想基础。我们就把:人道主义 实证主义 乌托邦理想称为社会工作的三大精神支柱。 1、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的 最初形态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相对于中世纪神权统治的以人为本的文化思潮。人本主义观念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但从5世纪开始,整个欧洲不论是政治、哲学还是社会生活,都逐渐地被宗教所统治,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4世纪。这种长达千年之久的宗教统治时代,就是所谓的中世纪。中世纪的来临,使人类对理性、民主和人本主义价值的追求被迫停滞了。因为政治家和统治者对世俗生活和科学活动进行严格限制和残酷镇压。14世纪中叶,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罗马等地,一部分艺术家和文学家高举复兴古代文艺的大旗,开始挑战神学权威,捍卫人类尊严。提倡和歌颂人类的民主、理性和世俗生活。这种以人为本、反对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迅速波及全欧洲,直接触发了16世纪的宗教改革,极大地推动了自然科学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爆发,人类社会开始逐渐进入了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社会,宗教对国家和社会的统治在欧洲也基本结束。同时,作为反抗宗教统治的哲学文化思潮,人本主义主义已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是它所提倡和追求的社会的民主、平等和个人的自由、尊严、权利等理想却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理念,这就是人道主义。人道注意的核心思想就是对人的价值、尊严、权利的尊重以及对自我实现、自律的重视。也是规范个案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的思想基础 2、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在西方实验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科学哲学流派,其基本观点是,如果理论不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到验证,那它只能是种假设。换言之,真理不能仅仅依靠逻辑推论得出。 实证主义要求知识、技术必须建立在效用的基础上,而且这种效用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来证实。以实证主义为基本原则是社会工作与巫术迷信的根本区别,巫术迷信也经常标榜自己在助人方面的神奇功效,但它有“信则灵”的说法,消解了一切经验证实的可能性。 实证主义使社会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寻求一种科学的适用并追求建立科学化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它不断地吸收和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精神分析学、文化人类学和经济学等科学知识,就是为了能提供有效的、高品质的服务,以达成社会工作的目标。因而,寻求科学的人才,寻求科学的知识基础,早已成了社会工作专业特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简言之,实证主义为社会工作专业化提供了科学基础。 3、乌托邦理想 所谓乌托邦理想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贬义的,即空想的社会;二是褒义的,即理想的社会。其实理想在没有实现前总还有一定的空想的成分。我们这里倾向于认为:乌托邦理想是人类美好社会的蓝图,是激励人类不断向上的动力。 对现实社会的任何批判与不满,都是建立在对一个更合理、更美好的社会的信念上的。社会工作相信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应有更好的结合方式,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类将生活得更加幸福。这一美好的未来社会蓝图、理想的社会模式,成为激励人们设计出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在制度层面上改良社会的动力源泉。 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永远不会停止,所以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也永远不会终止。在人类历史上,形成过无数乌托邦理想,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基督教的“天堂”、佛教的“极乐世界”、儒家的“大同世界”、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等。它们既是美好的理想,又是推动人类为更理想社会奋斗的动力源泉。 社会工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