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翻带蒂鼻中隔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的临床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单翻带蒂鼻中隔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的临床体会
段飞 吴红涛 曾云(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 332000)
【中图分类号】R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8-0148-01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带蒂鼻中隔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手术效果。方法 在穿孔周围造出新创面2mm,用单翻带蒂鼻中隔粘膜瓣完全覆盖在鼻中隔穿孔部位并固定。结果 7例鼻中隔穿孔患者均一期完成手术。2-6个月穿孔修补处均有粘膜覆盖,与正常鼻中隔粘膜色泽一致,6个月后仍有1例大穿孔患者有2mmtimes;3mm穿孔。其余6例患者均愈合。结论 自体单翻鼻中隔粘膜瓣取材方便,血供丰富,易存活,可用于中小型穿孔。本文采用的缝合固定方法简单易行,自移植物固定牢固。
【关键词】鼻中隔穿孔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 带蒂鼻中隔黏膜瓣
鼻中隔穿孔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多由外伤或手术损伤造成,临床症状:鼻塞、鼻干、鼻衄、头痛等。现临床作鼻中隔修复术式繁多,现以2009年—2011年我科收治7例鼻中隔穿孔采用带蒂鼻中隔黏膜瓣修补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带蒂鼻中隔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7例:鼻内镜下鼻窦手术2例,微波治疗鼻衄2例,鼻息肉套摘术1例,外伤1例,不明原因1例。穿孔面积:最小在0.6cmtimes;0.7cm,最大在2.4cmtimes;1.1cm,穿孔在鼻中隔前下方。
1.2 手术方法:鼻腔粘膜用含有0.01%肾上腺素的1%达克罗宁做鼻腔粘膜血管收缩和表面麻醉3次。根据穿孔部位、大小及穿孔前缘距鼻内孔粘膜大小确定取黏膜瓣的位置,穿孔位置靠后应在鼻中隔穿孔前取黏膜瓣,穿孔位置靠前应在穿孔后取黏膜瓣。鼻中隔粘膜瓣翻转法:根据穿孔大小测量所取黏膜瓣大小,用生理盐水在鼻中隔右面取黏膜瓣处周围局部注射致粘膜水肿,以所取皮瓣顶部为蒂,以低于穿孔下缘2-3mm左右为下界,前界或后界视穿孔大小而定,取下粘膜瓣,在穿孔周围造出新创面约2mm,用粘膜瓣覆盖穿孔并缝合固定(黏膜瓣后缘与穿孔后缘对位,黏膜瓣前缘与穿孔前缘对位)。 手术后用硅胶片双面覆盖鼻中隔穿孔修补处,再填塞膨胀海棉。
2 结果
7例鼻中隔穿孔患者均一期完成手术。手术后3天抽双侧海棉。1个月内在取黏膜瓣处均以结缔组织覆盖,边缘有粘膜生长。2-6个月穿孔修补处均有粘膜覆盖,与正常鼻中隔粘膜色泽一致,6个月后仍有1例大穿孔患者有2mmtimes;3mm穿孔。其余6例患者均愈合。
3 讨论
3.1 鼻中隔粘膜瓣。鼻中隔粘膜主要由上皮、血管及腺体构成。鼻中隔粘膜瓣主要是鼻中隔粘膜。鼻中隔血供丰富,筛前、筛后动脉中隔支和蝶腭动脉,在鼻中隔的前下部与上唇动脉中隔支及腭大动脉吻合,在粘膜下层吻合成网状血管丛。组织特点决定鼻中隔瓣具有高成活率。[1]
3.2 手术。鼻内镜下取前鼻孔径路修补鼻中隔穿孔,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术式简单[2]。鼻中隔翻转黏膜瓣符合就近及微创原则,避免鼻甲等鼻腔正常结构的损伤,并充分利用穿孔边缘及鼻中隔黏膜瓣修补穿孔,覆盖部分另侧黏膜供区。
3.3 注意事项。1.膜瓣翻转法的理想条件是穿孔边缘光滑,圆钝,两侧黏骨膜完整;2.如果穿孔边缘为单层结构,在计算翻转瓣时,应将单层部分估算在外;3.由于鼻底粘膜 面积巨大,即便是大鼻孔,也可用膜瓣翻转法;4.本文2例前部遗留小穿孔,源于膜瓣估算不??和松懈,翻转不彻底,未能将创面对位缝合。因此,翻转时应力求分解彻底,易于翻转。
参 考 文 献
[1]韩德明,主编.2005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新进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5-241.
[2]颜永毅,梁子健,谢佳等.鼻中隔黏骨膜 瓣修补鼻中隔穿孔.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12:603-604.
[3]周兵,杨庆文,张罗.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8,5:5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