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措施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外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措施
余菊叶(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河南驻马店 463000)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292-01
【摘要】 目的 探讨外科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 问卷调查收集外科185名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处理措施。结果 185名护士在实施护理操作时不可避免地接触病人的体液、锐器损伤等,153人发生职业暴露,暴露后均进行及时处理和追踪观察。结论 个别外科护士对职业暴露认识不足,通过对她们培训,提高了认识,做好了标准预防,控制和减少发生职业暴露感染。
【关键词】外科护士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HIV也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医护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感染危险,职业暴露引起的疾病日趋增多。针对外科护士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在护理操作中如不注意自我防护极易造成损伤,严重的还会威胁护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外疾控中心主张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应当利用各种屏障、护具和设备,减少各种危险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自身安全[1]。我院对外科护士进行了职业暴露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护士的防护意识淡薄,对职业暴露认识不足,标准预防做的不到位。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外科护士185人进行调查,(手术室、脑外、泌外、胸外、普外、骨科)。
1.2调查方法
我院设计制定职业暴露调查表,内容包括:①科室、姓名、年龄、学历、职称、健康状况。②平时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因素、处理措施及职业暴露后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③职业暴露类型、地点、经过、次数、处理方法、追踪监测等。见表:(1-3)
表1 外科护士工作中职业暴露危险因素
表2 外科护士发生职业暴露后相关疾病的发生
表3 外科护士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
2 讨论
发生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
2.1物理因素:外科护士经常搬抬患者,负重所致的脊柱、关节伤、腰背痛患病率逐年增长。经常空气消毒,护士也容易暴露于非电流辐射中[2], 射线对人体能产生负面生物效应,直接或间接地破坏体内某大分子结构,扰乱正常细胞组织的代谢活动,特别是神经、皮肤、造血、生殖等系统,甚至会导致机体器官障碍及近期和远期血液疾病。
2.2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不仅危害护士健康,也是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其中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乙型病毒肝炎。外科护士频繁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锐器损伤尤其是针刺伤而感染血液传染的疾病为最主要。
2.3化学因素:外科护士经常接触化学物质,化疗药物和消毒剂为细胞毒剂,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被人体直接吸收,接触化疗药物可能引起细胞突变、致癌、致畸及自然流产、脱发等。
2.4心理因素:外科急诊外伤较多,病人病情复杂急重。这需要外科护士具有快速紧张的工作,动作娴熟,敏锐快捷,加之频繁的夜班、加班等。长期超负荷工作极易导致身心疲劳、饮食机构改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慢性疲劳综合症、失眠等。
3 职业暴露后的防护措施
3.1加强对护士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护士给病人提供治疗护理时,职业危害也同时伴随,加强对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及相关知识培训,使护士重视职业暴露的危害性,正确掌握各项操作原则和具体防护措施。
3.2生物性危害的防护:护理每位患者,护士都要严格遵守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所有病人的操作都视为感染性操作,应配备隔离防护用品。有些医院不愿给HIV病人做治疗,最重要的原因是惧怕在治疗过程中有HIV职业暴露的风险。而采用合理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3.3物理危害的防护:护士在工作中尽量用节力原则,可借助工具,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如避免长时间的负重,避免紫外线灯管照射皮肤黏膜、眼睛,避免射线辐射,怀孕的护士应调离有辐射的工作岗位,特殊岗位人员要定期检查身体。
3.4化学性危害的防护:外科护士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化学消毒剂。在配制消毒剂时应在空气流通的房间配制,并戴上口罩、手套、帽子,避免直接接触,如不慎溅到眼睛里、皮肤上应反复用水冲洗干净。开启安瓿时应防止刺伤手,配制药液时要防止药液溅出。每次操作完后要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面部和前臂,以免化学物质遗留在身体某部位引起损伤。
在被调查中,外科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