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高考走势与复习.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把脉高考走势与复习

九江市高考历史复习研讨会 第一,2011历史考试大纲解读 第二,新课改高考命题特点 第三,复习备考 第一,2011历史考试说明解读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均有了显著变化,今年高考是我省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的第一次高考。我省采用全国统一的新课程版文综模式(宁夏), 2011与2010全国卷新课标考试说明在命题的指导思想、考核目标和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在考纲中的表述没有变化。但是,题型示例有变化: 【例4】改为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宁夏卷)考查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的体现的题目。 【例6】改为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宁夏卷)考查对甲午战争不同记载的认识的题目。 【例9】改为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宁夏卷)选修四考查评价曹操的题目。 【例12】改为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宁夏卷)40题考查工商业发展的题目。 通过《考试说明》中的参考样题(题型示例)我们能够看出哪些端倪? 2011年考试说明中更换的四道例题的材料和设问结合得更紧密、设问更明确、层次更清晰。其中有两道题明显是考查考生的科学史观和思维方法,这可能预示2011年高考历史更重视学科素养、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考查。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2011考试说明: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 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例 1】 图 1、图 2为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作品反映出该画家力图 A.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 B.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 C.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 D.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 【说明】本题提供了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考生需要从题干、作品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正确选择。通过审视作品首先确定它们采用的是夸张的表现手法;结合所学知识,知道用这种方法所表达的更多的是作者本人内心的感受。 2.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例 2】材料一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 年的冬天是气候最恶劣的季节。从 1 月到 3月,一股冷风横扫德、意、法、英等国……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浮冰堵住了泰晤士河口;运载着食品给养的火车转眼之间就冻在铁轨上;驶往巴黎的运煤船被冰块堵在水上航行不得。在柏林……作为应急措施,每户德国家庭分配到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 整个欧洲,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食物供应日减,煤的储备不断减少……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 100 万。政府和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400万头羊、3万头牛冻饿而死。在置身其间的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看来,这里“空旷,寥无人迹,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 ---摘编自(英)弗?斯?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例 3】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准确、深入把握所学重点知识的能力。题干中的“均田制”是“课标”规定的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具体内容,考生可运用已学知识,深入理解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回答问题。 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例 4】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有效解读信息、准确把握概念、有效迁移知识的能力。选项设置紧扣分封制与郡县制两种制度下的政治与社会影响,既结合教材知识,又是对教材知识的提升,层次感较强。考生解答需要从对比分封制和郡县制这一角度入手,再结合对“公天下”的理解,分析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即从分封制下的“世卿世禄”到郡县制下的“依据才干政绩”来选官,故 D 项正确。 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例 5】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