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克林醇联合中药辨证治疗痤疮87例疗效分析.docVIP

复方克林醇联合中药辨证治疗痤疮87例疗效分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方克林醇联合中药辨证治疗痤疮87例疗效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复方克林醇联合中药辨证治疗痤疮87例疗效分析 1.解放军第457医院干部空勤科 湖北武汉 430012;2.湖北省孝感市95829部队后勤门诊部 湖北孝感 432100 3.解放军第457医院干部空勤科 湖北武汉 430012;4.湖北省广水市95816部队卫生队 湖北广水 432701 【关键词】痤疮;海藻玉壶汤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好发于青春期的男女,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青春期过后往往自然痊愈或减轻。由于本病好发于青少年颜面部位,有损面部美容,常影响青年人的心理,导致社会交往过程中出现焦虑感,所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的防治已日益受到关注。2014年12月—2015年6月我科应用自制复方克林醇联合口服中药方剂治疗痤疮87例取得比较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均来自我科,符合痤疮的诊断标准[1],排除热带痤疮、职业性痤疮等其他类型的痤疮。其中男45例,女42例,年龄15-25岁,平均年龄(20.5plusmn;5.25)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24.6plusmn;8.36)个月。 1.2 治疗方法: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一切有关药物和化妆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饮酒,喝浓茶、咖啡等。注意少食甜食和脂肪类食物,多吃蔬菜及水果。面部皮脂分泌过多,油腻明显的病人应经常洗脸,保持脸部清洁干净。忌用手挤压粉刺。生活要规律化,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工作、学习过于紧张。保持大便通畅,有良好排便习惯。 1.2.1复方克林醇配制及使用方法:取克林霉素粉30克、水杨酸粉30克、氯霉素粉45克、甲硝唑粉36克、甘油300毫升。先将水杨酸由少许酒精溶解,再加入克林霉素粉、氯霉素粉、甲硝唑粉和甘油混匀,75%乙醇加至3000毫升。每次使用时用100毫升液体瓶取上液100毫升,加入由螺内酯片6片,己烯雌酚10片研磨成的粉末,再加入氢化可的松针剂10毫升,嘱患者用药前摇匀上述震荡液,毛刷蘸取液体外抹患处皮损,每日三次。 1.2.2中医辨证施治分为肺风型和瘀痰型二证[2],治疗方案如下。 (1)肺风型:证见皮疹分布于颜面、前额,重者还可发生在胸背区域,针头至芝麻大小的丘疹,色红或稍红,部分疮顶可见黑头,挤压可出粉刺或黄稠脓头,伴见口干,便秘,溺黄。舌质红,苔薄黄或厚腻,脉滑数。 治宜清宣肺热,通腑祛脂。方用痤疮平:银花、蒲公英各15克,虎杖、山楂各12克,炒枳壳、酒大黄各10克。水煎口服,每日一剂分2次,每次250毫升。10剂一个疗程。 (2)痰瘀型:证见面颊及下颌部的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消失,并且增至黄豆或蚕豆大的肿块,高突不平,色紫红,扪之柔软,挤压可见脓血或黄色胶样物,破溃后遗留疤痕。舌质淡红,苔滑腻,脉濡滑。治宜活血化瘀,消痰软坚。方用海藻玉壶汤:海藻、浙贝母、陈皮、海带、法半夏各10克,连翘、夏枯草、生龙牡各12克,当归、川芎、青皮各6克。以上中药水煎服,每日1剂两煎,7剂1个疗程,一般3-4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3]依据中医治疗痤疮的相关标准,制定如下的疗效判断标准。其中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痤疮皮损及粉刺、结节、丘疹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皮损及粉刺、结节、丘疹等症状明显得以改善,皮疹也消退50%以上;无效:患者皮损及粉刺、结节、丘疹等症状没有明显变化,皮疹未消退或者加重。 2.结果 本组87例,痊愈42例(48.3%);显效35例(40.2%);无效10例(11.5%),有效率88.5%。痊愈42例随访6个月,半年5例复发。 3 讨论 西医认为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皮肤附属器疾病,其详细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已知内分泌失调,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毛囊内以痤疮丙酸杆菌为主的微生物感染、免疫因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在痤疮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饮食生活失理,肺胃火热上蒸头面,血热瘀滞而成,具体而言,青年人常是素体阳热偏盛,生机活泼,营血日渐偏热,血热外壅,体表脉络充盈,气血郁滞,因而发病。另外,辛辣之品,属阳性热物,偏嗜日久,更能助阳化热,鱼腥油腻肥感之品,过食则中焦运化不周,积久亦可化生火热,热熏于面,则生红色粟疹之类。病情旷久不愈,气血郁滞经脉失畅;或肺胃积热,久蕴不解,化湿生痰,淤血瘀结,致使皮疹扩大或局部出现结节、囊肿,相连而生。 由于本病有特定年龄,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因此诊断比较容易,一般不需要实验室检查。本病在临床上主要和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职业性痤疮、药源性痤疮鉴别。颜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