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临床的具体运用.docVIP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临床的具体运用.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临床的具体运用

何为王道?《书.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是指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服天下的方法。霸道则反之,是以威势,刑罚治理天下的方法。.治国、治病有曲径相通之处,为什么说圆运动是中医的王道之法呢? 下面试着从中医两个较具代表性的学派:扶阳学派和温病学派简单的说一说。扶阳学说的兴起从时间上来看在温病学之后,扶阳学派的鼻祖郑钦安生于1824年,卒于1911年。而标志温病学派成熟的二位医家叶天士生于1667年卒于1746,其所著《温热论》一书奠定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另一位医家吴又可所著的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成书于1642年。 可见从明确提出扶阳理论(郑氏30岁以后)与温病学派的成熟相距200年左右。.这200年基本是温病学派一统天下,这一余波至今未平。治病开手即“清热”,使人体阳气受伐,体质渐向虚寒体质转化,200余年的时间使这种体质代代相传,愈演愈烈,这一现象客观上为扶阳学派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另外,个人认为广义的阳气,即是天地间的浩然之气,随着人的道德水准日益下滑,阳虚体质的大量出现抑或是一种必然。故力倡扶阳之法本是纠正时弊之法,当属霸道而非王道。而彭子所著《圆运动的古中医》乃是中医王道之法。下面就从圆运动的角度来谈谈这两个貌似矛盾的学派。 大家都知道一个完整的圆运动有轴有轮, 缺一不可。正如彭子所说:“人身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中医之法,运轴以行轮之法,运轮以复轴之法,轴轮并运之法而已”。不同的治疗方法他们或在圆运动的轴(中气)上用力,或在四维的轮上用力,或轴轮同时用力,虽着力点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使不圆的运动复圆,否则就是误治啦!扶阳着重于圆运动的左升和中气的运转,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把它看成是加强生命的原动力,通过运转中气(包括生下焦水中之火以生中气之法)和注重圆运动的左升(注意是侧重于“升”并非完全用“升”而不用降),来达到养生和治疗的目的,治疗的重点放在中下焦。温病学派的治疗着重点在圆运动的右降部分,治疗重心放在上焦。 从这样一个角度,就很容易理解这两个学派的用药特点和治疗疾病的范畴。扶阳由于加强生命的原动力,故能起急危重症,用药量大力宏,常挽命于倾刻。温病学派主要通过圆运动的右降使生命的圆运动复圆,故用药只宜轻灵活泼,否则极易损伤及人体中下焦阳气,中下焦阳气一伤,生命根基就会动摇。 所以我们可以把圆运动学说当做中医学的一个坐标尺,所有中医学流派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中的都可以在此圆中找到位置。不论是扶阳,还是清热,都是为了使生命的圆运动复圆。或是运四维之轮以复圆,或转中气之轴以复圆,或两者并用。但医者唯胸中有“圆”的整体,把圆运动贯穿于疾病诊断、治法、用药的整个过程中才是最高境界。 具体到临床每一个疾病,我们常会发现中医治疗过程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同一疾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有时甚至是貌似“相反”的治疗思路都能使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好转或治愈。这是一个长期困扰许多临床中医生的问题,也是中医治疗被人误解或攻击的一个软肋。暂且不讨论这些不同治法的远期疗效如何。但它们都能使生命的圆运动在某个层面,一定程度上,一定的时间内复圆。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所以都会使临床症状得以改善或消失。但如何使不圆的运动较快的复圆,并且长期稳定的运转下来,这正是我们要思考和要做的,而不是短暂的复圆之后旋即又不圆了。 下面从几个病案,来看一看圆运动在临床的具体运用,由于鄙人所学甚浅,有误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1〉:郭某某,男,42岁,初诊时间2007-11-12, 诉心下灼热不适半年,饥时闷痛,常呃酸,自觉病起于去年夏天嗜饮冰饮之后,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两脉滑,左关偏滑大,右关弱,左尺不足。(2007-7-9胃镜检查示:胃体多发溃疡;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 辨为:中阳弱,肾水偏枯不能柔木。 方用: 党参23g 生白术23g 干姜23g 炙甘草30g 桂枝23g 白芍23g 生姜25g(切) 红枣10枚 巴戟天23g 。 连服9剂,后5剂加入砂仁10克,各症不减,且服药后每每出现凌晨4时许腰痠不堪,难以安卧,白天乏力。后更方如下: 桂枝23g 白芍30g 饴糖50g(烊化)党参15g 生白术15g 干姜15g 炙草23g 生姜25g(切) 红枣10枚 巴戟天23g 3剂。 再诊,患者诉仅服1剂,腰痠及胃脘不适等各症若失,诊脉左关滑大之象亦减,再予5剂善后。2008-2-13追访,上药服尽后未再见胃脘不适,但未再行胃镜检查。 分析:个人认为,此腰痠应与理中各药过于辛燥耗伤肾水有关(即土能克水),肾水被伤,则厥阴风木失养,疏泄失常,能更进一步耗伤肾水,圆运动不圆,故见腰痠。后将理中各药量减,加重饴糖、白芍之量,使上焦甲木相火下降,肾水之源在上,津润而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